10月14日,一名华人出现乏力、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体温38.2°C,结合患者在疫区雅温得有外出购物史,医生为其诊断为:发热原因待诊,新冠肺炎可能,扁桃体炎可能,口服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三天后,患者咽痛加重,咳嗽频繁,咳嗽时咽痛加重,伴乏力、精神不振、食物不佳。
10月17日,我们医疗队到其驻地巡诊,查患者体温:37.8°C右侧颌下轻度肿大,压痛阳性,患者张口困难,右侧扁桃体充血水肿,二度肿大,右侧舌腭弓及右侧颊粘膜中后2/3处广泛充血水肿,左侧扁桃体、左侧颊粘膜色泽如常,双肺呼吸音听诊正常,诊断为:右侧急性扁桃体炎,右侧扁桃体周围炎,右侧咽颊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不考虑,但也不能除外,建议其查血常规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追问病史,患者有多次青霉素皮试和治疗过程中过敏史,且目前患者病情加重,故嘱咐患者停止口服阿莫西林。其次,由于目前暂不考虑扁桃体炎、咽颊炎是由病毒感染,故停止其服用连花清瘟颗粒和金花清感颗粒,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中、重度扁桃体炎及咽炎、呼吸道感染非常有效,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9%氯化钠间断漱口,当晚患者睡眠很好。
第二日查房,患者颊粘膜充血明显减轻,成粉红色。第三日,患者自诉咽痛加重,口臭,不想说话。查右侧颊部较前肿胀,硬,色暗红,扁桃体肿大,充血,下极可见脓点,单位领导担心误诊,询问病情反复是怎么回事?我们回应到:就患者目前病情反复,医院耳鼻喉科秦江波主任及省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医院专家组组长、联合医疗队医务处处长田主任远程会诊后得出以下结论:1.暂不考虑新冠肺炎,但建议检测新冠病毒核酸。2.右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右侧扁桃体周围脓肿,右侧咽颊炎,田主任建议继续应用左氧氟沙星,加用氯雷他定10mg/次,1次/日,晚饭后口服;头孢克洛0.5/次3次/日三餐后口服,禁食生冷硬食物、果汁,及辛辣食物。医院秦江波主任认为患者咽痛加重,咽部肿物加大,均为咽部脓肿所致,建议穿刺脓肿,如确实抽出脓肿,则尽快切开排脓。如不能切开,用0.9%氯化钠间断漱口,2--3天后肿物也会自然破裂,但患者受罪时间要稍长一点。
第四日,患者自觉口腔疼痛再次加重,张口困难,声音低沉,不清。前一晚睡眠不好,单位领导再次询问病情,到底是什么病?这么难治?我们医疗队回应:目前我们诊断为:1.右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右侧扁桃体脓肿;3.右侧咽颊炎;4.目前我们不考虑新冠肺炎。处理意见1.尽快穿刺,排脓,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2.继续消炎对症治疗。大家要有耐心,因为此病种复杂,难治,病程长,单位领导支持和同意我们医疗队的诊断意见。
会后,我们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及省新冠肺炎专家田主任进行了远程会诊,会诊意见是诊断明确,1.右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右侧扁桃体脓肿;3.右侧咽颊炎;4.不考虑新冠肺炎。建议皮试头孢曲松,如皮试阴性,改静点头孢曲松;尽快穿刺脓肿,排脓。下午15:40,患者口腔开始流出脓血痰,量多,考虑脓肿自行破裂所致。头孢曲松钠皮试是阴性,输上液体20分钟后,患者安静地睡着了,不时的发出鼾声,且可以左侧卧位休息,这说明患者右侧脓肿已明显减轻。输完液体,查患者右侧咽颊部肿胀明显减轻,颜色转为浅粉红色。
第五日,患者精神好,声音清脆,主动说话。再查口腔,右侧扁桃体缩小在咽腭弓后,未见。右侧咽颊部肿物消失,右侧咽颊部粘膜面恢复正常,呈粉红色,无水肿。再次询问病史,患者主动诉说病史,14日,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后,嘴唇明显水肿,考虑:荨麻疹是由阿莫西林过敏所致,其口服氯雷他定10mg/次1次/日,但其未停止口服阿莫西林,直到周六18日晚才停止口服。分析患者病史、体格检查,患者初期应是单纯性扁桃体炎,由于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导致微循环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多,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咽颊炎、咽颊部脓肿。后经更换抗生素、加用地塞米松抗组织变态反应后,患者的炎症得到了控制,局限,形成脓肿。口服0.9%氯化钠促进了脓肿的破裂,缩短了患者病程,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此例患者,初始症状是乏力、咽痛、干咳、发烧,这是典型的新冠肺炎的症状,很容易误诊为:新冠肺炎,按抗病毒治疗。我们给患者体检后发现:患者仅是一侧扁桃体肿大,一侧咽颊部肿胀,在随后的病程演化中,患者扁桃体表面出现脓苔,这均是细菌感染的迹象,因此我们坚持按抗细菌感染治疗,最终患者得以康复。
作者何国林
编辑何国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