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门坠胀的三大主因

 “肛门坠胀”是发生于直肠、肛缘、会阴的一种不适症状,患病后患者非常痛苦,主要表现有:局部下坠、胀痛、异物、便意、蚁走、烧灼感。甚至向腰骶、下肢反射。病情迁延日久,常合并精神症状,如紧张、焦虑、多疑、失眠、轻生等。

本病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原发,也有继发,本病的最主要原因是以下三方面。

1、肛门神经官能症

精神创伤和误导或局部疼痛刺激,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局部神经功能失调,肛门直肠感觉异常。中医属“郁症”,因情志、抑郁引起心气不足,心血亏虚。

  诊断要点:(1)主观离奇的肛门症状,坠胀、麻木、烧灼、异物感或剧痛难忍。(2)每次叙述病情主次难分,前后矛盾,情绪极不稳定,就诊频繁。专科检查无阳性体征。(3)伴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易于激动,对健康缺乏信心。(4)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变化、加重。

二、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罗马Ⅲ把本病分为慢性肛门痛和痉挛性肛门痛,两种类型常同时存在,但可根据疼痛持续时间、频率和特征加以区分。其中慢性肛门痛有两种亚型:肛提肌综合征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1、慢性肛门直肠痛

  诊断要点:(1)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肛门直肠痛。(2)疼痛持续至少20min。(3)以上症状诊断前至少6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3个月。(4)排除其他原因:缺血、炎性肠病、隐窝炎、肌间脓肿、肛裂、痔疮、前列腺炎和尾骨痛等。

  亚型 

  肛提肌综合征:(1)符合慢性肛门痛诊断标准,并且从后部牵拉耻骨直肠肌时可引起触痛。(2)疼痛通常为模糊钝痛,电击样、撕裂样、烧灼样疼痛,或表现直肠的压力感增高,长时间坐位及卧位时加重,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1)符合慢性肛门痛诊断标准,从后部牵拉耻骨直肠肌时不会引起触痛。(2)病例较少见。

2、痉挛性肛门直肠痛

诊断要点:

(1)肛门部位突发的剧烈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然后完全消失。(2)发作结束后疼痛会完全消失如常人直到下一次发作。发作时间不确定无规律,可以几天内发作一次,也可以几年内发作1次。(3)肛管和乙状结肠压力均升高。(4)持续时间满3个月。(5)病因多与心理障碍有关,其机制可能源于平滑肌异常收缩。

三、肛窦炎

由于炎症刺激齿线和盆底神经,导致肛门及直肠坠胀。中医:湿热下注、热毒内结。

  诊断要点:   症状(1)、肛门坠胀、隐痛,排便后加重。(2)便意感、便不尽感,或里急后重。(3)通过阴部内神经和第二、四骶神经向尿生殖器部位反射,或通过髂腹下神经和肛尾神经向骶骨和尾骨反射,或通过坐骨神经向下肢反射。(4)或伴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排气多和便秘等。(5)迁延日久会伴失眠、多虑、多疑等精神症状。 体征: 指诊肛门括约肌紧张,肛隐窝及肛乳头硬结及触痛。肛门镜下,肛窦、肛瓣充血,水肿明显。探针可探入较深部位(正常时仅0.2-0.3cm),探查时疼痛明显。

  临床需仔细鉴别,作出明确诊断,然后采取中西医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肛隐窝阻塞、肛腺感染。

一般肛管内齿状线水平有8至10个肛腺环形排列,腺体穿透内括约肌并终止于括约肌间平面。当肛隐窝腺体被粪便残渣阻塞时,就会形成细菌感染,导致脓肿的发生。

一部分脓肿在括约肌间沟中向远侧穿入肛周皮肤,形成肛周的包块(肛周脓肿)。也有的脓肿沿着肛周薄弱的组织进入其他间隙(坐骨直肠间隙或肛提肌上间隙等),形成直肠周围脓肿。

所有的肛周脓肿必须手术么?

很多小伙伴只要肛门难受,就认为是“痔疮”,其实痔疮只有在血栓、水肿、脱垂嵌顿时才有肿胀、疼痛的症状。痔疮的发作有一定的自限性,所以大多数情况在家用药就可以逐渐缓解。而肛周脓肿和痔疮是完全不同的2种疾病,千万不要盲目在家用药导致病情延误。

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应该立即手术引流。如果不及时引流,脓液可继续扩展到邻近的组织间隙,破坏肛门肌肉组织影响肛门功能,并且有可能发展为全身性感染。

好多小伙伴都担心脓肿切开后会损伤肛门功能,发生大便失禁?

其实不及时切开,脓液沿着深部间隙进入耻骨直肠肌、肛提肌周围,将来形成高位复杂肛瘘,对肛门的功能危害更大。

还有的小伙伴听说脓肿只要切开就会形成肛瘘,他们的担心到底对不对呢?

其实肛周脓肿和肛瘘可以看作是同一肛周感染过程的两个连续阶段。肛周脓肿是感染的急性期,而肛瘘是感染的慢性期。因此,即使不手术引流,也会形成肛瘘。而且不手术形成肛瘘的概率更高,瘘道也会更复杂。

也有一部分肛周脓肿位置比较表浅,有局限、化脓、破溃的可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守治疗观察。一旦感染进展,仍需要及时切开引流。

(三)肛裂关于肛裂你了解多少

肛裂是齿状线到肛缘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形成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长约0.5~1.0cm,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门的前后正中,以后正中为多。肛裂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临床症状

1

疼痛

疼痛是肛裂最主要的症状。与痔疮相比,肛裂的疼痛通常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且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造成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为疼痛间歇期。之后因内括约肌痉挛,产生剧痛,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直至括约肌松弛,疼痛逐渐缓解。待到下一次排便,疼痛再次发生

2

便血

肛裂患者也会出现大便带血的症状,但与痔疮相比,肛裂出血量较少,通常为手纸带血、大便带血或滴血,极少有大量出血的情况。肛裂便血也会周期性反复发作。

3

便秘

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也是肛裂的临床表现。粪便粗硬,排便时容易损伤肛管皮肤引发肛裂,而肛裂的疼痛又会使患者不愿排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增加,被吸收了更多水分,变得更加粗硬难排,也加重了便秘的症状。

4

瘙痒

裂口溃疡面或皮下瘘管的分泌物刺激肛缘皮肤,造成潮湿瘙痒的症状。

检查

1.看

(1)看“哨兵痔”肛裂患者一般都会在肛缘前后侧长赘皮,这在临床被形象称为“哨兵痔”,是肛裂的重要标志之一。

(2)看裂口位于肛门的前后正中位置,需要轻轻把肛门牵开才能看到。看看裂口是否新鲜,深度如何。有时会看到裂口内是白色的,这说明比较深,已经裂到内括约肌表面的筋膜组织。

2.摸

(1)摸肛管紧张度指套多放润滑油,轻轻放入肛管,感受肛管的紧张度,借此判断肛裂的严重程度。肛管张力过大,即使没有裂口,也应该治疗。

(2)摸瘢痕组织和瘘管瘢痕组织轻重预示肛裂的病程和预后。肛裂合并的皮下瘘也需要指诊来判断。

(3)摸肛乳头肛裂患者尽量不要用肛镜,可以用手指去检查是否有肛乳头肥大。

诊断

根据病史、典型临床症状和检查时所见,不难诊断。若肛裂边缘柔软、整齐,底浅无瘢痕,色淡红,易出血,表明为急性肛裂。若裂口周围有瘢痕,底深不整齐,呈灰白色,不易出血,并有“肛裂三联征”(哨兵痔、肛乳头肥大、陈旧性肛裂),表明为慢性肛裂。

鉴别诊断

1

痔疮

●内痔多为无痛性,有间歇性便后鲜血,常出现大便时滴血或便纸上带血,严重时痔核可以脱出肛门外。

●外痔多表现为肛门口皮赘、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可伴有瘙痒。

●混合痔可同时出现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2

直肠癌

早期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以出现下腹部隐痛,常伴有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可出现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感,低位的直肠癌可以通过指诊触摸到肿块,行电子结肠镜检查通常可以确诊。

3

肛瘘

肛瘘通常表现为肛缘任意部位的皮肤上出现引流小孔。探查皮肤小孔会发现一个从肛周皮肤延伸至肛门直肠的通道。瘘道的引流物可能是脓性的,引流不充分会伴发脓肿,引起不适,出现红斑和硬化。而肛裂则没有这种瘘道。

4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以肛周胀痛等局部症状为主,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对于浅表的肛周脓肿查体可以发现有压痛的肛周红肿,可伴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位置较深的肛周脓肿指诊等肛周检查可无异常发现,依靠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必要时可借助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或超声来诊断。

治疗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了解结直肠、肛门相关疾病的咨询、治疗与保健打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zz/145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