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本文经过修改重发,适合普通大众阅读。如鲠在喉在《说文解字》的释义:“鲠,食骨留咽中也。”作为中国人,恐怕没几个人是没有卡过鱼刺的,这与咱们中国人的吃鱼方式有关,我们喜欢整块吃大口吃,鱼肉有各种各样鲜美可口的做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餐饮行业的发达,吃鱼优于吃肉的认识加强,吃鱼频率增加也是相关的。而欧美日国家吃鱼偏向于切片剔骨后吃鱼,因此中国人常有卡鱼刺者,欧美日则极少。鱼刺“卡喉”为什么要将卡喉两个字加上引号?实际上我们没学过医的人一般将咽和喉统称为“喉”或者“咽喉”,虽然二者所在的解剖位置紧密相关,但是在一些疾病相关的定位上是有所区别的,比如鱼刺卡的位置一般是咽,极少在喉,喉异物容易引起呼吸困难,是比较凶险的一个问题,有必要稍微做一下区分。

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箭头指示双侧喉旁的梨状窝,吞咽食物需要从这里挤压进入食管才能吞下去,中央白色的是闭合的双侧声带。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咽喉矢状剖面图。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鱼刺卡喉这个事情可大可小,可轻可重,轻者持续几天的不适感,重者可引起严重的颈部纵隔感染和致死性的大出血,故不可小觑,应该引起重视。临床上常有鱼刺卡喉数天后没及时处理引起颈部的感染,可向胸部纵隔蔓延引起纵隔脓肿,也有鱼刺卡喉忍受数天症状缓解,数月后出现颈部肿痛的迟发性感染,这些病例往往是比较粗硬、尖锐的鱼刺,容易向深部移动引起异物反应、继发感染。细小柔软的鱼刺会引起不适感,但不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粗硬尖锐的鱼刺穿出到深部引起的颈部感染脓肿形成。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大家对鱼刺卡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下面我会分享自己相对丰富的鱼刺卡喉诊疗经验和丰富的被鱼刺卡过的切身体会(在此感谢我科室的同事每次都能帮我取出来)。一、到底有无异物:当被鱼刺或者其他异物卡喉之后,如果异物感很强烈且持续,吃不下睡不着,几乎可以确认异物的存在,必须把它找出来,临床上很多农村的中老年人耐受性比较强,经常是出现并发症了、吃不下饭了才就诊。但是有些时候异物感时有时无,时强时弱,到医院找医生检查甚至做了电子喉镜仍然没有看到异物,那该怎么办是好?以卡鱼刺为例,一般情况下,进食鱼肉在咀嚼或者吞咽时往往有比较明确的被鱼刺刺入的病史,并且异物感持续,吞咽口水(空吞)时症状更加明显,表现为刺痛感、尖锐异物刮擦感,有时移动舌头也能感受以上的感觉,这种情况即使检查没能找到鱼刺也不能轻易排除,建议电子喉镜进一步检查,不能轻易用鱼刺划伤来解释,因为一般轻微的划伤不会引起异物感,除非比较明显的划伤或者划伤伴有感染炎症类似于口腔溃疡才会引起明显的异物感,溃疡的异物感一般是疼痛,有无吞咽都会有疼痛感,不同于鱼刺尖端的刮擦感。如果是异物感较轻且时有时无,没有刮擦感,没有影响吞咽进食,那很可能是没有异物;如果较长时间之前曾经有鱼刺卡过,但是之后逐渐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出现轻微的异物感,这种情况一般没有异物,一周以上再来就诊的很少能够找到鱼刺。一般细小尖锐的异物才能卡在咽部,像鱼鳞、虾壳、药片之类的异物有可能在吞咽的时候短暂贴附于咽部的某处引起不适感,一般多次漱口喝水后可清除,且异物感不同于鱼刺的刮擦感,肉骨头、鸡骨头、鸭骨头、大块的鱼骨头往往会卡食管上。同样的,食管的鱼刺往往不会是细小柔软的鱼刺,细软的鱼刺一般会被吞咽的食团带下去。另外需要注意有些人群比如幼小的儿童或者文化程度低的老人经常不能准确感受和描述,此时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有持续性流口水、有没有手指抠喉咙、有没有抗拒吞咽喝水、吞咽时是否表情痛苦来间接判断有无异物感,儿童经常卡鱼刺后会出现呕吐,呕吐经常会将异物呕出,到医院时大部分看不到异物,可以通过让他们小口喝水观察表情来间接判断有无鱼刺卡到。二、鱼刺卡在哪个位置:咽喉部的感觉定位往往是比较模糊的,似乎在这里又似乎不是,但是左右或者中间是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的。

卡鱼刺常见于扁桃体或者扁桃体周围,尤其扁桃体大的人吃鱼容易卡鱼刺,见过双侧扁桃体III度肥大的病人一边各卡一根鱼刺,另外常见于舌根上,这是最常见的两处卡鱼刺的位置。

异物感最明显的点往往不是鱼刺刺入的点,而是露出来的尖端对应的位置才是异物感最强烈的点。

当鱼刺卡喉时部分患者自己用手可以摸到咽部的异物,可以提示鱼刺位于比较浅的扁桃体或者舌根浅部,容易看到和取出。不能触及的异物通过描述异物感在颈部大概的位置,可以提示鱼刺在咽喉部大概的区域。一般在喉结以上水平或者两侧的异物感,提示鱼刺是在咽喉部。异物感如果位于正中线、甲状软骨以下尤其是环状软骨以下、胸骨上窝区域,异物基本可以排除位于咽喉部,应该是已经进入食管入口(食管第一狭窄),但是因为有些人描述不清楚,医生常规还是要看一下咽喉部初步排除后再针对性地检查食管。

右侧扁桃体上的细小鱼刺。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左侧扁桃体上的鱼刺。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颈部的区域划分,用于提示鱼刺在咽喉部的大致位置,方便医生有针对性地检查咽喉腔内对应的区域。图片引自网络后修改。

咽喉侧位片提示会厌谷异物。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舌根深部的鱼刺,在电子喉镜下找到,同时可以在电子喉镜下取出。图片引自网络,非原创。

三、鱼刺卡喉如何处理: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不要惊慌,不要寄希望于硬吞食物将鱼刺吞下,以免造成异物穿破食管导致穿孔。首先漱口清理口腔和咽喉部食物残渣、粘液,自己吞口水感受异物大概位置,如果在口腔后方的口咽部,可以到镜子前张口在光源充足的条件下检查是否位于扁桃体上,适当的压舌可以看到更大的范围,也可以用手感受是否可以摸到尖锐的异物刮擦感。如果能看到则可以寻找镊子钳子等工具尝试自己或者叫人帮忙夹出,无法取出则就医,同时告诉医生在哪个位置摸到鱼刺,这种情况就医容易取出。鱼刺有时候会位于扁桃体上极被腭弓遮挡,摸得到看不着,这时候可以将腭弓剥开检查或者将舌头拉出叫患者发“伊”的音,这时候扁桃体上极容易露出来便于检查。如果鱼刺卡得比较深,到医院找耳鼻喉科医生看,医生在间接喉镜下一部分可以找到,一部分是看不到的,能找到才有可能取出来,找不到就没办法取出来,当然即使找到也有一些取不出来,找和取都需要合适的器械,需要患者的配合,咽部敏感、舌头肥厚、扁桃体过大、不能配合拉舌头和发音都是障碍,咽部反射敏感的可以适当喷表面麻醉药减轻咽部的敏感性。如果吃的鱼鱼刺是细软的,异物感不强烈,可以忍受,不影响继续进食和睡眠,可以先观察,多用盐水漱口可能有帮助,医院看不到鱼刺也可以选择先观察,只要排除了食管异物,因为细软的鱼刺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且一部分数天后是可能自然脱落的,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一定是较粗较硬的鱼刺。如果异物比较明确但是看不到,或者看到了取不出来,这时候就要做电子喉镜检查,一般看到就能取出来。但是儿童是例外,儿童的检查镜是细的,即使看到异物也没有侧孔可以伸入活检钳将异物取出。以上讲的内容基本是针对咽部包括口咽和喉咽的异物,喉腔的异物比较少见,喉腔内的异物会引起剧烈的咳嗽,声带损伤、水肿,异物限制声带活动都会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最后建议大家吃鱼的时候还是小心为好,吃鱼要细嚼慢咽,不要高谈阔论吹牛逼,尤其吃鱼汤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小孩子和咽部感觉不灵敏的老年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fl/12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