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高致死率等传染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和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为特征。其病毒毒力分为:强毒力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低毒力毒株三种类型。强毒株可引起最急性型(感染后1-3天死亡)和急性型(感染后6-15天内死亡)。中等毒力毒株可引起亚急性型(感染7-20天内死亡)。低毒力毒株引起慢性型(感染后30天内或更长时间内死亡)。致死率高。强毒力和中等毒力毒株引起的症状以热和网状内皮组织出血为特征;均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胎儿表现全身水肿、胎盘、皮肤、心肌或肝脏可见瘀血点。

传染源:血液、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发病和死亡动物),尤其野猪、流行地区的家猪软蜱。野猪、疣猪和软蜱是非洲猪瘟毒的天然宿主和储存宿主。潜伏期4-15天。传播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由感染猪排泄物经口鼻传播,或通过摄入含有病毒的猪肉或其他污染物(如潲水、废物、屠体等)进行传播,或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或被受感染的软蜱叮咬进行传播。所有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受感染。

特急性型:特征是高热(41-42℃),食欲废绝、厌食,不愿活动,气喘。1-3天内可能发生突然死亡,或无任何临床症状情况下突然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

急性型:表现发热(40-42℃),食欲不振、厌食,嗜睡而且虚弱,蜷缩在一起,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困难。在耳朵、胸部、腹部、后腿、会阴、尾巴、臀部等皮肤充血变红或变蓝色,出现青紫区和出血点(或出血斑点状或片状)。眼和鼻有脓性分泌物,或鼻子和口腔有血液泡沫。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粘液或血液粪(黑便),尾部周围区域被带血的粪便污染。呕吐。妊娠母猪在孕期各个阶段流产,流产胎儿皮肤水肿。6-15天内死亡。发病仔猪的耳、鼻、唇和腿皮肤发红;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出现神经症状,数小时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

亚急性型:由中等毒力的毒株引起,临床症状与急性型的临床症状相似(通常较不强烈)。常见不同程度的发烧(波动性发烧),伴随着沉郁和食欲不振。行走时出现疼痛,关节因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呼吸困难和肺炎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猪流产,流产胎儿皮肤水肿。7-20天内死亡,死亡率约为30-70%。耐过猪约3-4周后康复,但成为带毒猪。

慢性型:轻微发烧(40-40.5℃),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不出现出血变化,但出现皮肤发生坏死、局部红斑或突起、坏死,常见于耳部、腹部和大腿内侧等部位。妊娠母猪流产。

特急性型:发病猪急性死亡,各器官肉眼无明显病理特征。

急性型:皮下、浆膜、黏膜出血。淋巴结增大、水肿以及整个淋巴结出血,质地变脆,形态类似血块,呈大理石花斑。脾脏增大(3-6倍不等)、质脆化易碎,圆形边缘,呈暗红色甚至黑紫色,有时出现边缘梗坏。肾脏包膜上瘀点或斑点状出血,皮层和肾盂有出血点。心包、胸腔、腹腔积淡黄色液体。心外膜、心肌、心冠状脂肪点状出血或出血斑。膀胱出血点。肺脏水肿,充血、出血,严重肺泡和间质性肺水肿,肺切面流出泡沫性液体,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血性泡沫样粘液。胃、小肠和大肠瘀斑、瘀血(大量出血)、过量凝血。肝脏充血、出血,胆囊充盈,充血和出血。发生腹泻或血便的病猪可见出血性肠炎。

亚急性型:主要是出血和水肿。腹水和心包积液,浆液性心包炎(心脏周围液体充盈),严重的纤维性心包炎;胆囊、胆囊壁及肾脏周围特征性胶冻样水肿;脾脏起初表现为出血肿大,逐渐转归,然后伴随局灶性梗坏或灶性损害,最终消失;淋巴结出血、水肿和易碎,呈深红色血肿(特别是胃淋巴结和肾淋巴结);肾脏严重出血(瘀斑和瘀血),皮质和髓质和肾盂广泛性出血,比急性型更严重和广泛。

慢性型:肺部伴有干酪样坏死(有时伴有局部钙化)的肺炎、或肺部局部肉芽肿,形成结节或肺脏肉样实变,纤维素性胸膜炎、干酪样肺炎和淋巴网状组织增生。纤维素性心包炎。淋巴结(主要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局部出血。扁桃体和舌上可见坏死。

1、与猪瘟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热、食欲不振,沉郁,红色至紫色皮肤病变,呼吸困难,腹泻,流产,淋巴结出血、肾脏出血等。不同:由猪瘟病毒引起,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无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急性猪瘟几乎相同的临床症状和死后病变,并且死亡率高。临床症状包括高热稽留、食欲不振、嗜睡蜷缩,结膜炎(两眼有多量的粘性脓分泌物,眼睑粘连),呼吸困难,皮肤和黏膜发绀呈紫色,耳、四肢内侧、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有点状或斑状出血,先便秘后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黄灰色稀粪,便粪中常带有黏液。中枢神经症状(全身痉挛,四肢抽搐)。临床过程更长。剖检见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变(特征性病变);脾脏边缘出血性梗坏(特征性病变);肾脏色淡呈土黄色,皮质有针尖状至小米粒状数量不等的紫红色点状出血;膀胱黏膜点状出血;会厌软骨和喉部黏膜上出现出血或坏死;盲肠和结膜特别是回盲口肠黏膜有“纽扣状”溃疡。

2、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热、食欲不振,沉郁,红色至紫色皮肤病变,皮肤发红、发紫或发绀,呼吸困难,妊娠母猪流产;肺充血、出血、水肿,淋巴结出血等。不同:由蓝耳病病毒引起,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其特点是在猪的生长和育肥期出现肺炎、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窘迫。临产妊娠母猪流产或早产或超过预产期,产死胎、木乃伊、产弱仔,阴门流出褐白色黏稠性分泌物,母猪累配不孕或配后个别流产;通常伴有发烧、嗜睡、厌食、跛行,皮肤发红、青紫或发发蓝(尤其是耳尖或边缘、四肢和会阴部皮肤呈现蓝紫色),特别是耳尖或边缘出现青紫色瘀血。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腹泻等症状。断奶保育猪表现下痢、结膜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呼吸困难。公猪大多无临床症状,或表现性欲丧失。剖检见肺部充血、出血,浸润性间质性肺炎或局灶性卡他性肺炎,或由轻微到严重、多病灶弥漫性、斑驳状到褐色、不能萎缩的橡皮肺;胸腺萎缩,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肾脏瘀斑出血等症状。无脾脏增大。死胎和弱仔胸腔内有大量清亮液体。

3、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热,红色至紫色皮肤病变、坏死,突然死亡等。不同: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体质下降、被毛粗乱,逐进性消瘦,生长不良,皮肤贫血、苍白,呼吸困难、咳嗽,通常影响生长猪和育肥猪,在会阴部、四肢、胸腹部及耳部或全身等部位的皮肤上现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的红紫色或紫黑色斑点或斑块,不易消失,伴有厌食、沉郁和严重的肾病,个别腹泻。剖检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呈灰白色;肾脏肿大、发白,被膜下有灰白色的坏死灶或坏死点,呈现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和质间性肾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皮下水肿、胃溃疡、关节滑液增多。

4、与猪丹毒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热,沉郁,红色至紫色皮肤病变、突起、坏死,关节肿大、疼痛等。不同:由猪丹毒丝菌引起,急性热性传染病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疹块为特征,多发于架子猪,以炎热多雨潮湿季节多发,表现急性和亚急性,体温升高但仍有食欲,强迫驱时发出尖叫声,步态僵硬或有跛行,突然死亡,特征性的是皮肤上出现菱形、方形等边缘清晰的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块,呈粉红色或黑褐色,表面隆起,触感坚硬,界限明显,指压褪色;慢性的表现皮肤表面隆起、坏死结痂,关节不同程度僵直、肿大、疼痛,四肢关节炎,行走困难、运动失调。剖检见以全身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外周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而不是胃肝和肾、内淋巴结出血。脾脏充血肿大,呈樱桃红色;肾脏瘀血肿大,呈现大紫肾,包膜散在弥漫性灰色不规则斑纹,呈花斑肾。心脏和胃浆膜出血。慢性型表现关节炎和增殖性疣状心内膜炎(房室瓣膜常有疣状心内膜炎,瓣膜上有白色增生物,呈菜花。在胸膜和腹膜出血;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弥漫性出血;肺瘀血水肿。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5、与猪伪狂犬病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热,食欲不振,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猪流产,呕吐、腹泻,仔猪有神经症状等。不同: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引起生殖系统和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通常发烧、停止进食,并且表现出神经症状(转圈、划水样、颤抖、运动共济失调、阵发性痉挛、抽搐、瘫痪等),口流涎和泡沫样液,经常在24-36h内死亡。稍大的猪(两个月以上)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呕吐,不太可能死亡。母猪和公猪主要发生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但以死胎为主,或生下虚弱、发抖的仔猪。剖检见肺、肝、脾脏出现散在坏死灶,脑脊髓炎病变,扁桃体有出血性坏死灶;在胎儿或仔猪肝脏上出现白斑或灶性坏死;空肠后段和回肠有坏死性肠炎;上呼吸道症明显,见浆液性至坏死性纤维素性鼻炎,咽喉炎、气管炎、坏死性扁桃体炎,下呼吸道病变见肺水肿,有弥漫性小坏死点、小出血点或肺炎,幼年猪见小叶性间质性肺炎;肝脏、脾脏浆膜下散在典型的疱疹性黄白色坏死灶;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心包积液;脑膜充血出血水肿,脑髓液过多;体表淋巴结瘀血,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

6、与猪沙门氏菌病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烧、食欲不振、腹泻,皮肤发红发紫等。不同:由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阴雨潮湿季节多发,特征性剧烈性腹泻下痢并发肺炎和急性败血症。有咳嗽症状,在耳朵、脚、尾巴和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斑;剧烈性腹泻粪呈淡黄色或灰白色,混有血液或黏液或纤维素伪膜,呈腥臭味。剖检见肾脏、心脏瘀点出血,脾脏肿大,暗紫红色,切面蓝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有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肺部卡他性肺炎或灰黄色干酪样结节;胃肠黏膜卡他性炎和坏死性炎,盲肠、结膜和回肠壁增厚,黏膜发炎,表面附有灰黄色或淡绿色糠麸样物质,或有大小不一边缘不齐的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7、与猪巴氏菌病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发烧、红色至紫色皮肤病变,呼吸困难,肺炎等。不同:由多杀性巴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典型的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干咳或持续性咳嗽,口鼻流泡沫样分泌物,咽喉局部急性温度升高、红肿胀、疼痛,口鼻流泡沫样液体或流脓性或铁锈色鼻液,可视黏膜蓝紫色,耳根、胸、腹侧、四肢等皮肤发红或红斑,手压褪色,或有不同严重程度的发病。剖检见全身浆膜、黏膜、皮下组织有大量点状出血,尤其是咽喉炎,咽喉部周围组织间隙有纤维素膳膳胶性物或淡黄色或灰青色液体,附近肌肉坏坏死;大叶性肺炎,局灶性化脓性肺炎,纤维素性渗出物,肺与胸腔粘连,肺有红色或灰色肝变、间质性肺水肿气肿。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砖红色或深红色,切面呈大理石纹。脾不肿大。

8、与猪中毒病类症鉴别诊断:相似:大量突然死亡。不同:饲喂过引起的中毒的药物病史。大量突然死亡,但很少有毒素导致出现类似非洲猪瘟的严重出血。中毒不太可能伴有发烧。真菌中毒引起见皮肤突起、坏死。

防控原则、方针:非洲猪瘟的防控原则(24字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方针(早、快、严、小):早:及时发现;快:快速反应;严:严格处置;小:减少损失。

1、预防措施

1.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必须进行按日龄分类隔离饲养(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饲喂全价饲料,如适当饲喂高免回春素、芪黄贞免颗粒、优肥素等。

1.2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改善或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病毒的侵入:管住车、守住门、把住料、盯住人、看住猪、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10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