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一看标题,真是一身冷汗。看了一下内容,主要在说2件事:

1.欧洲最近突然出现很多孩子全身血管发炎,甚至有的孩子已经濒危

2.这批孩子全身血管发炎是和新冠肺炎有很大关系

引用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最近,在欧洲发生了一件怪事,这让医学发达的欧洲陷入了慌乱,许多医生一时间被弄得不知所以,这是他们在以往从未料想到的事——新冠病毒开始在儿童之间肆虐了。在英国,刚刚压力有所缓解的重症病房突然间又忙碌了起来。一大批新的重症患者被陆续送入了ICU病房,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患者中老年人反而占少数,大多数都是儿童。这些儿童的症状皆有相似之处,无不是全身起红疹、心脏发炎、动脉肿胀等。据《TheGuardian》报道,目前已有12名儿童因此而病危,其中1名儿童濒死,被迫开始使用“人工肺”(EMCO),目前没有报道显示有儿童死亡。这篇文章称:有医生推测,这种病可能是一种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炎症”,也就是说,这种病和新冠肺炎属因果关系。由于感染了新冠肺炎,儿童体内免疫系统超负荷运转,才会显现出这些病症。当然也不只是一篇文章在说这件事,网上一搜,已经有很多篇文章在发类似的内容。那么,新冠肺炎导致孩子全身血管发炎这件事是真是假?作为父母,我们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欧洲近期的确出现

大批全身血管发炎的儿童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NHS向医生发出紧急警报,指医院ICU近日接收患有异常多重系统发炎儿童个案明显急升。实际上,除了英国外,其他国家也报告了类似的病例。意大利北部的医生们爆出,近期当地:突然出现大量9岁以下儿童重病患者,与英国重症儿童患者的情况十分类似。意大利一位儿科心脏专家透露,在过去的1个月内,医院已经发现了20多例类似的儿童患者,是过去一年之内的6倍多。西班牙也出现了类似的病例。

这种“全身血管发炎”的疾病

确诊为“川崎病”

经过检查,这些孩子得的“全身血管发炎”的疾病是“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皮疹特点:

川崎病的皮疹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一般是布满全身的红斑,因此会有很多家长将它与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等疾病搞混。

比较特殊的是,患有川崎病的孩子,会阴部处的红斑会在皮疹长出的48小时之内脱皮。

患病早期的宝宝手脚处会出现硬性水肿,等到后期指甲周围会有蜕皮现象。

其他特点:

持续5天以上的发热,常为突发高热,体温高于39℃。

可有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等症状。

舌头呈杨梅舌(舌面光滑、肉红色,舌乳头肿大、充血)。

颈部淋巴肿大。

处理原则:

川崎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皮疹只是其中之一,早期诊断非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医院就诊。

对于新冠肺炎是否会引发“川崎病”

还在研究中,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对于目前英国出现多例得了“川崎病”的儿童被监测出新冠肺炎阳性。英国首席医疗官ChrisWhitty也表示,“完全有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有关。不过这位医疗官也不排除是由另一种未知病原体所导致的。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表示,目前境内没有出现类似的病例。传染病专家奥利里(SeanO’Leary)则表示,医院今年已经出现许多川崎病患的案例,但是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30名儿童未出现相关病征,“就算两者疾病之间有关联,也会是很少见的并发症。

看图识别不同皮疹

附治疗和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麻疹、川崎病、水痘、风疹……看图识别不同皮疹,附治疗和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大多数发生于6月至3岁的孩子,是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

皮疹特点:

在宝宝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退疹出。

幼儿急疹一般遍布全身,胳膊和脖子处比较多,皮疹呈玫瑰色或红色,按压会褪色。

出疹后几小时后皮疹开始消退,1~2天内基本完全消退。

其他特点:

宝宝体温高达39℃~41℃,持续3~5天。

可能有软腭红色丘疹、局限性眼睑水肿。

患儿通常一般情况良好,皮疹一定是退热后才出现的。

处理原则:

家长应该让宝宝多休息、多补充水分,正确退烧。

一般情况下,孩子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如果发现宝宝高热不退、烦躁、出现抽搐或其他症状,医院就诊。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8月以上婴儿及7岁以下儿童。

皮疹特点:

在孩子发热3~4天后皮疹会长出,最初长在宝宝的耳后、发际周围,之后蔓延到脸上、四肢和全身。

皮疹为红色的斑丘疹,用手指轻轻按压会褪色,大概7~10天后痊愈。

其他特点:

孩子可能会有低烧或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并发症常见,尤其是肺炎。如果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可能会有死亡风险。

处理原则:

需要将患病的宝宝隔离直到皮疹消退,请医生对症处理,无需额外的抗病毒治疗。

猩红热

猩红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1~10岁儿童。

皮疹特点:

猩红热的皮疹一般是鲜红色,密密麻麻布满全身,按压会褪色。

在皮肤皱褶的地方通常会有紫红色的线装条纹,宝宝的脸颊因为充血也会变得红红的,口鼻周围则会显得比较苍白。

其他特点:

发热。

多数伴有扁桃体炎或咽炎。

草莓舌(舌乳头是鲜红色,后舌部呈牛肉红)。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

皮疹消退1周后会有片状脱屑。

咽拭子快速抗原检测A组链球菌阳性。

处理原则:

家医院就诊,对症治疗,必要的时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A组链球菌」可能引起肾小球肾炎,康复后2周需要回门诊随访尿常规

感染性荨麻疹

感染性荨麻疹是指感染相关的荨麻疹。

皮疹特点:

荨麻疹遍布孩子全身,通常为水肿性的红斑,非常痒,皮疹消退后还会留有褐色的斑点。

其他特点:

患病的孩子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可能伴有高烧。

血常规检查中会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处理原则:

医院就诊,寻找病因,进行抗组胺治疗和止痒治疗。

水痘

水痘是属于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很常见

皮疹特点:

皮疹向心性分布,手脚处水痘很少。

一般发热后24小时出疹,水痘最初是红色的斑疹,迅速发展成丘疹,孩子会觉得皮肤很痒,之后水痘逐渐变为充满透明液体的疱疹,如果不停抓挠,水痘会破烂结痂。

其他特点:

在孩子出疹前,可能会有发热和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处理原则:

大多数儿童水痘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和皮疹,这时就把孩子隔离在家里,给与对症处理就行了。

在家护理时,注意不要让宝宝不停地抓挠患处,防止水痘破烂感染。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致,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后天获得性感染多发生于1~5岁的孩子。

特点:

最初是脸上长皮疹,1天之内皮疹就会蔓延到孩子的脖子、躯干、脚和手掌。

皮疹呈浅红色,分布均匀,看起来与普通的病毒疹没什么区别。

大概2~3天后皮疹就会消退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有些国家称之为「三日麻疹」。

其他特点:

家长发现孩子低烧时,一般当天就会出疹。

处理原则:

发现孩子出疹,明确诊断后需要隔离,隔离至出疹后7天。同时请医生对症处理,无需抗病毒治疗。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常常发生于婴儿,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脓疱病。

皮疹特点:

最初是嘴巴或眼睛周围出现红斑,随后迅速蔓延手脚四肢和全身。

病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的红斑会逐渐变成水疱,之后大面积脱落,就像烫伤了一样。

宝宝嘴巴周围会有放射状裂纹,手脚处皮肤脱皮,伴有明显疼痛。

其他特点:

发病急骤。

皮疹前有1~2天发热。

处理原则:

医院就诊,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所致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很高。

皮疹特点:

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口腔内和皮肤都会长疹子。

口腔内部的黏膜疹常常长在舌头上,最开始是小斑点,后来发展成水疱。

皮肤上的疹子主要长在宝宝的手指背面、手指指缝、手掌、手臂、脚趾背面、脚侧面、脚底、脚跟、大腿和屁股上,不疼不痒,一般3~4天会消退。

其他特点:

孩子的体温常低于38.5℃。

多数宝宝7~10日内可以自愈。

因为口腔疼痛,孩子会拒绝进食。

处理原则:

因口腔疼痛,食物应当以温冷的流质半流质为主,不要吃水果果汁,酸性可能会加重疼痛。

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需要适当隔离,家长注意为孩子及时补充水分,观察体温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必要时积极就医,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来源:丁香妈妈、拜托了妈妈、凯淇工作室综合整理

编辑:琬璘

审核:英姿

终审:凯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11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