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216/4580120.html

咨询案例

近日有个阿姨提着一个袋子走进药师门诊咨询,阿姨从袋子里拿出一盒头孢克洛胶囊问:“我感觉好了,还需要吃抗菌药物吗?”

药师向阿姨了解了病情及相关资料,耐心地向阿姨讲解了有关抗菌药物的科普知识,阿姨听后释然地离开了药师门诊……

我们在停用抗菌药物时,我们要考虑两个问题:

1、我们够疗程了吗?

2、我们是真的好了吗?

一感染性疾病疗程

感染性疾病治愈一般都有一个推荐的疗程。为了将致病菌清除、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复发,我们需要服用足够的疗程。感染性疾病推荐疗程见表1。

表1:感染性疾病疗程推荐表

感染性疾病名称

疗程

感染性疾病名称

疗程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10天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

3~5天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7~10天

急性肾盂肾炎

一般2周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10~14天

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

一般2周或更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5~10天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4周

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

14天左右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3个月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退热2~3天,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

急性感染性腹泻

3~5天

轻、中度CAP

5~7天

流行性细菌性脑膜炎

5~7天

非典型病原体CAP

10~14天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10~14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CAP

14~21天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

至少4周

铜绿假单胞菌CAP

14~21天

继发于心内膜炎的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脑膜炎

4~6周

克雷伯菌属CAP

14~21天

血流感染

体温恢复正常后7~10天

厌氧菌CAP

14~21天

复杂性血流感染

4~6周

医院获得性肺炎(HCP)

应个体化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般4~6周

流感嗜血杆菌HCP

10~14天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6~8周或更长

肠杆菌科细菌HCP

14~21天

真菌性心内膜炎

6~8周或更长

不动杆菌HCP

14~21天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4~6周

铜绿假单胞菌HAP

21~28天

急性关节炎

2~4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HCP

21~28天

口腔感染伴有发热

3~7天

卡氏肺孢子虫HCP

14~21天

细菌性阴道炎

7天

非典型病原体HAP

14~21天

盆腔炎

宜14天

肺脓肿

6~10周

脓胸

6~10周或更长

二我们真的好了吗?

我们常常会从症状改善了来判断自己是否好了,但症状改善并不一定就真的好了,症状改善可以提示治疗方案可行。

不发热了,不是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例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体温恢复正常后还需要继续用药10~14天,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发热不咳嗽还需继续服药2~3天。

如果我们没有服够疗程,我们就觉得好了,这时我们不能随意停用抗菌药物,医院复诊,做相关的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明确治愈了,我们才可以停用抗菌药物,否则会因为未能完全清除致病菌,而延误病程,造成反复感染,增加医疗费用。

三真好了,药该怎么办?

经过医生明确治愈了,我们就应该停用抗菌药物,切不可因为花钱买药,不吃可惜了,继续吃药。过度服用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也会对肝肾造成没必要的损害。

多余出来的抗菌药物我们应放置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贮藏要求保存药品,一般药品要求保存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C)干燥处保存。

我们应保持将药品、药品说明书放在原来的药盒里面,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查看是否过期。

如果过期了应碾碎,药盒撕烂,放置不可回收垃圾桶。如果没有过期也不能自主随意服用抗菌药物,应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版).国卫办医发〔〕43号附件:51-77.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34(1):1-10.

[3]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5(7):-.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9(4):1-17.

[5]繆晓辉,冉陆,张文宏,等.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消化杂志,,33(12):-.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46(4):-.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2(4):-.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周永恒

一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余晓霞

二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刘春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12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