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历史非常悠久。
别看蒲公英出身乡野,历代医学家对其称赞特别高,盛赞它“至贱而有大功”。
药籍相关记载
“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饮之及封之立消”——《本草纲目》
“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本草纲目》
“主妇人乳痈肿”——《新修本草》
“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面有白汁,人皆啖之”。——《唐本草》
如果要借助蒲公英的药效调理身体,具体的方法、用量应该是多少呢?
1、治疗乳腺炎
内服:干蒲公英10-15g,煎汤内服;或鲜蒲公英30~60g,捣汁内服;
外用:全草捣烂加食盐外敷;(可以加点盐来加强消毒的作用)
解析:乳腺炎在中医里面叫乳痈,由肝胃火盛,热毒和余血瘀结化为痈肿(咱们常叫“奶疮”)。西医称为“乳腺炎”,是由于在哺乳期不小心感染了,化脓、红、肿、热、痛。蒲公英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又来散结消肿,是治疗乳腺炎的一个非常好的药物。
2、治疗口腔溃疡
做法:蒲公英叶50克、金银花15克、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含漱3~4次。
功效:祛火消炎。
解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蒲公英有广普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如对于金葡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的致病菌都能起来抑制作用,又有的消炎作用。
3、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
用蒲公英干品10克煮水喝,一天2次,对于咽炎和扁桃体炎很好有处。注意在喝的时候要尽量慢慢小口喝,让蒲公英水在疼痛部位能多停一会。
4、治疗胃炎
蒲公英对于由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引起的胃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用法:蒲公英10克、干姜10克冷水下锅,开锅后20分钟关火,1天2次,连喝3天见效。
5、蒲公英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原料:蒲公英30克,猪肚1个;
做法:洗净加水炖烂分两次食用;可适当加些调料(如葱、姜、盐酱)。
注意:蒲公英性寒,如果胃寒的人,用蒲公英复方比较好。免疫力低的亚健康人群,最好每天在2g的炒制蒲公英泡水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蒲公英的复方应用:
1、治疗糖尿病:蒲公英玉米须
配方:玉米须+蒲公英+玉竹根+玫瑰花,做成蒲公英龙须茶包,每日2次。
玉米须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性平,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据《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介绍,用玉米须开水反复冲泡代茶饮,治疗糖尿病,有效。据《中医杂志》介绍,有研究者在临床上用玉米须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79例,结果显示有助于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蒲公英多糖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并且蒲公英有抗炎作用,和玉米须搭配代茶饮,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2、健脾祛湿、消脂瘦身:蒲公英荷叶
配方:玫瑰花瓣+蒲公英根+荷叶,做成蒲公英荷叶茶包,每天泡一杯代茶饮!
《本草纲目》中说:“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的主要功效为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
荷叶归肝、脾、胃经。可消暑利湿,健脾升阳,并且现代研究表明,荷叶具有降血脂的效果,消脂瘦身效果佳,很多减肥食疗中都有荷叶的身影!
加入玫瑰花是可以综合蒲公英和荷叶的凉性,不温不燥,适合更多人,并且玫瑰花可以美容养颜哦!
3、保肝排毒:蒲公英玉兰茶
配料:蒲公英和金玉兰根以1:1比例混合,适量反复冲饮。
功效:降尿酸、保肝排毒
金玉兰根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是由于其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对动物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故可保肝,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康美中药城∣全球最大中药材采购物流中心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