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我院耳鼻喉科接一患者,患者于就诊五天前出现发热、咽痛,右侧扁桃体周围脓肿,医院行右侧扁周脓肿切开排脓,不久就出现颈前及胸前皮肤广泛潮红肿胀,颈部皮肤紧绷,压迫气管致呼吸稍困难,伴高热,局部皮温升高,触诊捻发感明显,遂到我院耳鼻喉科急诊诊治,并住院治疗。
颈部多间隙感染并坏死性肌膜炎
情况危急
入院后完善检查,患者右侧软腭无明显膨隆,局部见切开引流口,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渗出,双侧扁桃体1度肿大,悬雍垂充血水肿。颈前、胸前部皮肤潮红减轻,捻发感减轻,少许压痛。
给予对症抗感染及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后,患者退热,咽痛及呼吸困难好转,皮下积气捻发感好转。
经治疗后
患者颈前及胸前皮肤情况及皮下捻发感明显减轻
然而,CT显示:行颈部及胸部CT示颈前多间隙及上纵膈广泛皮下积气积液,耳鼻喉科团队作出全面的分析并诊断,这是非常凶险的坏死性筋膜炎。
△李湘主任带领耳鼻喉科医护团队查房
行颈部及胸部CT示
颈前多间隙及上纵膈广泛皮下积气积液
考虑患者为产气的厌氧杆菌感染(之后脓液培养也证实为产气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右侧扁桃体周围间隙感染,顺咽旁间隙侵犯到颈深间隙,再到颈前间隙,最后到前上纵膈,感染范围广泛深在,并且已经到主动脉弓水平,必要立马行急诊手术切开排脓,否则感染往纵膈深处发展或感染至大血管或突破胸膜导致脓气胸,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
患者遂于全麻下行颈部纵膈感染切开探查+冲洗引流术。切开后的颈部筋膜广泛坏死,脓液臭秽。
每日反复冲洗伤口,
经两次手术后转危为安。
第一次手术后每日以大量双氧水、碘伏、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每日冲洗2次,并清除部位坏死组织,持续负压吸引双侧引流T管,抗感染、甲泼尼龙静推抗炎消肿,静滴西咪替丁制酸护胃,对症补液营养支持。
患者经过耳鼻喉科护理团队细心的照顾,一段时间后,颈部脓液减少,但脓腔过大,上至咽旁间隙,与右侧扁周脓肿切开处与口咽相通,下至上纵膈锁骨后,深在的间隙很难把坏死组织清除彻底,并存在咽瘘,并行了二期清创缝合术,并将右侧扁周脓肿切开口附近的瘘口缝合。
二次手术后颈部局部情况
第二次手术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但考虑如果炎症控制不稳定,或炎症无法完全吸收,随时有反复的可能,甚至可能炎症侵蚀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死亡,或引起脓气胸,或向纵膈深处发展,考虑患者年迈,且营养状况较差,转入ICU以协助加强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
通过专科伤口换药、冲洗及负压引流,抗感染、制酸护胃、抗炎、静脉营养加强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复查各项炎症指标正常;抗生素已降阶梯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感染指标不高,营养状况尚可,脱离生命危险!
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抗炎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换药治疗,并予搔刮创面,两周后颈前伤口已完全愈合,目前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出院时的皮肤情况,颈部皮肤已完全愈合,局部少许痂皮未落通过本患者的救治,脓肿的早期切开引流,术中反复的大量冲洗术腔,勤换药,选择在脓液减少后再行二期行颈部伤口清创缝合,术后ICU兄弟科室为患者的专业足量的抗炎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保驾护航的强力支持,加上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的信任,才最终完成了这例复杂罕见病理的救治。
科普知识医院耳鼻喉科李湘主任介绍:
李湘
耳鼻喉科主任
主任医师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特别是在颈部,并且涉及前上纵膈,纵膈脓肿感染大血管致死率也相当高,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坏死性筋膜炎是“全球十大恐怖怪病”之一,发病快死亡率高,死亡率高达60%~90%,幸存者往往需要截肢。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可在短时间内致患者死亡。尽管坏死性筋膜炎非常致命,但是却比较罕见。1---临床表现
1.片状红肿、疼痛:受累皮肤发红或发白、水肿,触痛明显,病灶边界不清,呈弥漫性蜂窝组织炎;
2.疼痛缓解,患部麻木;
3.奇臭的血性浆液性脓液,有时产生皮下气体,检查可发现捻发音,CT可显示局部小气泡影。
2
---全身中毒症状
可伴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未及时救治,可出现弥漫性DIC和中毒性休克。
颜文杰
耳鼻喉科主治中医师
(本病例的管床医生)
提醒市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量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的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皮肤损伤。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加强全身营养,预防外伤的发生。
皮肤创伤时要及时清除污染物,消毒创口;并发全身不适时,要积极求助医生。
资料来自耳鼻喉科/宣传科编辑
长按上图,识别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白癜风的偏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