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用药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用药不当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此,在小儿用药的方法、剂量、说明以及产品类型等方面,罗列了最常见的几大问题。
哪种退烧药对宝宝来说最安全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小儿退烧药有以下几种:
1、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药物商品名如泰诺林、百服宁等。
2、布洛芬,常见药物名商品名有美林、托思等。
3、额部外敷的退热贴剂;
4、肛塞的退热剂等。
退热只是对症,但不治病。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会暂且下降,隔4-5个小时以后可能会重复上升。一般体温(肛温)在39℃以上,可用退烧药,两次用药时间最好间隔4-6个小时。如果宝宝有高热惊厥的病史,那么肛温在38.5℃的时候,就应该用退烧药,避免出现抽搐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服药剂量需按照说明书。服药后如果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宝宝3个月以内,尽量采取物理降温、肛栓退热剂或额头退热贴。尽量不要服用退烧药,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导致是谁或者代谢紊乱。
每日用药3次是根据吃饭时间来定的吗
药物用法上通常会注明每日3次,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参考早、中、晚三餐的时间来服用。至于是饭前还是饭后,建议遵医嘱。
当然,另外一种情况也是1天3次,但是医生会特别标明“每8小时一次”。这种情形最好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来服用,这种服用方法主要是用来维持一定的药物血液浓度,多数是抗生素类药物。
小儿用药剂量如何把握
首先,小儿用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切不可私自把成人的药物直接减半给儿童服用。宝宝需要服用小儿专用药,剂量必须参考说明书。当然,如果有些成人药物同样适应儿童服用,并且在用法上标明“儿童酌减”的话,可参考以下方法:
1,按年龄计算:如果是这可要或者健胃药,成人如果一次服用10毫升,1岁宝宝服用1毫升,2岁宝宝2毫升......总量不能超过成人。
2,按体重计算:有些成人药物说明书上写明小儿按照体重(kg)来计算,如果宝宝因超重可能会超过成人剂量时,不应超过。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按照这个方法计算,体重较轻的孩子剂量偏小,较重的孩子剂量偏大。
急性呼吸道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吗
首先,要弄清楚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如果是病毒,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因为无效。如果临床上有明显的细菌感染证据,或者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C-反映蛋白明显升高等现象,就要考虑使用抗生素了。比如,畸形化脓性中耳炎,畸形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输液比口服药效果更好吗
孩子生病后,总避免不掉药物治疗。很多父母为了省去喂药的烦恼,或者让孩子及早摆脱疾病的缠绕,通常选择输液。
其实,不管采取哪种给药方式,最后药物都会进入到血液中才会发生药效。而选择输液的方式,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如用药环境安全、交叉感染、药液外泄、没有及时拔去针头等。
价格贵的药效果更好吗
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的成本和市场的物价政策。一种效果好的新药物,从研制到出现在市场上,大概需要十年的时间。而一些老品牌的药物,由于不需要新的研发机制,所以价格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且治疗效果不一般。
宝宝吃药总不见效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判断之前的诊断是否正确。其次要分析治疗的时期。如细菌性肺炎用头孢类抗生治疗3天后,若体温不下降的话需更换另一种抗生素。缺铁性贫血在补充锌剂之后,需要3-4周才会有所效果。最后,要追问病史,反思自己是否及时给宝宝用药,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
哪些是宝宝禁用和慎用的药品
抗生素:新生儿期尽量不用氯霉素;四环素影响骨骼发育;长期服用氨基苷类抗生素,可影响肾功能和听力;喹诺酮类药物,容易损害幼儿关节。
维生素: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同品牌剂量的维生素AD滴剂,有可能会导致中毒。常表现为食欲差、呆滞、口角皲裂、恶心呕吐、便秘烦躁等现象。
退热药: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两种退热药,不能给宝宝使用。尤其是阿司匹林药物,容易诱发瑞氏综合征,死亡率极高。不过,目前市面上的药品,已经不含此成分。
止咳药:含有可待因、吗啡类的药物,除了有止咳效果之外,还会抑制呼吸。
泻药:成人用的口服硫酸镁或者重要番泻叶等药物,不适合孩子使用,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丨整理编辑:万题库小点儿
丨素材来源:育儿网
警惕!这8种人免疫力最差
哺乳期用药禁忌大全,药师应熟记!
赞赏
长按消除皮肤白癜风哪家白癜风好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