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与天文星象和气候比拟命名:天象和气候自然是古人取穴命名的内容之一。如日月、上星、天宗、四满。古人以风为百病之长,因而直接或间接以风命名的诸风穴更多。

②与地理地形比拟命名:借用地理山川的地名、地形与孔穴所在的体表相比拟,这更为多见。山洼无水之处为谷;如合谷、阳谷,山洼流水之处为溪;如阳溪,水所止处为池,如曲池;百川皆归之处为海,如血海;浅洼水草之地为泽,如少泽;山洼流水之处为谿,如天谿、阳谿;水之细流处为沟,如支沟;水从地出为泉,如涌泉;深潭为渊,如太渊;大川为渎,有中渎;深凹有水之处为井,如天井;又有土之高者为丘,如商丘、外丘;大丘为墟,如灵墟;可通行之处为道,如水道、神道、灵道;地理上的门户为关,如内关、外关、上关、下关;又有直接用山川的名字命名,如昆仑、太乙。

③与居处和社会形态比拟命名:如王者所居谓之宫,如紫宫、劳宫;国君所在或人民聚居之处为都,如大都、阴都;财富与人口集中之处为府,如风府、中府;高大门观谓之阙,如巨阙、神阙;宽敞明亮的居室谓之堂,如玉堂、神堂;堂前门内谓之庭,有神庭、内庭、中庭;厅堂以外的走道谓之廊,如步廊;通风采光之处谓之窗或牖,如天窗、目窗;人可出入、声可通达之处谓之门,如云门、关门、幽门;门之半者谓之户,如气户、脑户;烟囱谓之突,有天突,水突,扶突;凡此等等均为孔穴命名所假借。

④以人体脏象与官制比拟命名:如心为君主之官,藏神,主血脉,而紫宫、神庭、玉堂、神堂,即指为心君所居之宫室,与君主布政之处。如膀胱为水液藏聚的州都之官,得气化而能出,气海,水泉,水道等穴,皆可与之相应。

⑤与衣着服饰比拟命名:如络却、头维。

二审形推理

①以所在与邻近部位推理命名,以各种俞穴为多,如膀胱俞。

②以人体局部形象推理命名,根据名称就可以联想到大体位置,如头面部的百会、上星;四肢的腕骨、偏历。

③以孔穴的功能推理命名,根据孔穴的功能及作用,给予相应的名称,如承光、承泣、承浆、迎香、地机等。

④以经穴的彼此关系命名(详例见下文)

⑤以取穴时的特定体位推理命名,如支正,支沟。

三其他零星命名法

因重视而推崇命名,如孔最。

周老认为,了解穴位的含义有如下几个作用:①由表知里:脏腑深藏,经穴四布,经依脏分,穴与脏应。②顾名知用:穴名与所主病症有关,是古人孔穴命名的另一基本思想。③见名求位:通过对穴名的了解,对于指示穴位所在,也将有助于记忆。④提高学养。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穴位的前世今生!

扶突穴:

《灵枢·本输》,称此穴为水穴、水泉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经气在此处穴位吸热后上行至头、面部,并为头、面部的水湿之源,性滞重。这个穴位,能治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尤其是对于止咳平喘更具有奇效。“扶”是扶持、帮助的意思;“突”的意思是“冲”。这个穴位的意思是大肠经的经气在外部热气的帮助下上行天部。

扶突穴的取穴:

正坐,头微侧仰,先取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廉泉穴,从廉泉向外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之间处。

扶突穴的功效: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失音、瘿气、瘰疬、缓解治疗感冒、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暴喑、利咽消肿,理气降逆等。

扶突穴的穴位解剖:

这个穴位在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边,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周围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其里层内侧有动脉、静脉。

扶突穴的穴位配伍:

1、扶突穴配合谷穴、足三里穴、气舍穴、列缺穴、扶突穴、天冲穴治瘿气。

2、扶突穴配大椎穴、扶突穴、合谷穴治咽喉肿痛

3、扶突穴配扶突穴、天突穴、天溪穴治暴忤气哽

扶突穴的艾灸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扶突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治疗颈部疾病。

扶突穴的刮痧方法:

用刮痧板从上向下刮拭扶突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颈痛、肩臂疼痛、咽痛、喉痹、呃逆。

扶突穴的按摩方法:

用大拇按揉扶突穴~次,每天坚持,可防止落枕、咳嗽。(以手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溪源今天给各位介绍了扶突穴的位置与作用,大家可以试着找一下穴位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之处呦!!!喜欢的转发一下朋友圈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11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