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周围血管病科
编辑:宣传部近日,42岁的刘先生突然发现左腿剧痛,有时感觉发凉发麻,有时却没有知觉,无法正常走路。刘先生心中十分害怕,医院门诊做了下肢动脉造影检查,被诊断为“下肢动脉栓塞”。医院给出的介入支架治疗方案,刘先生随后住进了中医大一院周围血管病科。
入院后,副主任陈文阁给予刘先生抗凝、溶栓、扩张血管、扩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在传统的中医药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建议他择期进行股动脉置管及溶栓治疗。入院第二天刘先生的左腿温度有所改善,不再冰凉。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性导管溶栓术后,刘先生左下肢皮温明显改善,能够自行缓慢行动。这也是我院首个实施股动脉穿刺+置入性导管溶栓术的成功病例。
据陈主任介绍,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以致坏死的一个病理过程。周围动脉栓塞时,患肢会出现疼痛、苍白、远处动脉搏动消失、厥冷、麻木和运动障碍。此病症起病急骤,发病后肢体甚至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及早诊断和分秒必争地施行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
据了解,刘先生年曾有过动脉栓塞病史。医院取栓失败后就诊于中医大一院周围血管病科,陈主任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由于刘先生有多年动脉疾病、糖尿病,常年吸烟、饮酒,且有酷爱“夜钓”等对疾病愈后不利的习惯,对患者病情来说,能避开血压、血糖、血脂这些“炸弹”,却躲不过自身不良习惯的“地雷”,最终导致疾病发生。
陈主任建议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随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