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换季,不难发现孩子时不时的就会咳嗽两声,有时候还会“索索”的擤鼻子。外感的人变多了,小郎中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大家的症状,大部分都是嗓子干,咽喉肿痛,发高烧为主,同时是伴随着其他的感冒症状。那么,为什么一入秋孩子就像是迈入了感冒生病的“坎”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秋天的感冒吧!大部分秋天的感冒其实和寒邪入体脱不开关系了。有的家长也会疑惑,夏天也是一直用空调“续命”怎么到了秋天,孩子就更容易出现外感症状了呢?一年四季,阳气有升降沉浮的变化。到了秋天,阳气开始肃降,大自然要慢慢的进入冬天那个万物潜藏的状态。顺应自然,人体也是一样,虽然还是会出汗,但总体的情况依旧是内敛的,这也是秋天咱们会感到干燥的原因。这种收敛本来是正常的变化,可如果身体正气不足的孩子,到这个时节就容易出现问题。这就好比两军对战,我们这一方需要撤退修养,军队的纪律好、战斗力强,那么撤退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任何乱子,即便有偷袭,也能做出正确的对抗;反之,如果我方本身是一个战斗力不足、粮草不够的情况,这时候的撤退就会显得稀稀拉拉、军心不稳,敌人找到了空子就立刻偷袭,入侵我们的军队。军心不稳,又没有外援,其实这就是最近很多孩子开始突然患上外感的原因。一般的受寒感冒,第一个反应就是打喷嚏,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

晒一晒

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赶紧让孩子远离空调,到秋日里的暖阳下晒一晒,出出汗散散寒。

喝葱白水

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葱白水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当身体感受风寒着凉,由于热胀冷缩,毛孔是闭塞的,寒气出不去,在体内肆意作乱,便发生了感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感冒病情较轻,只在表面皮毛,是“表证”;解决方法是把毛孔打开,让寒气排出去,中医称为“解表”。怎么才能解表呢?发汗能让毛孔张开,带出寒气,是解表的最好方式。中医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发汗。葱白是指葱根部的茎,是葱的白色部分,葱白水既能抑菌,也能发汗。将一小把(3-5根)葱白洗净,带须放入小锅中,加2-3碗水;先大火烧热5分钟,再文火熬5分钟;熬好后倒在碗里,温热喝下,不用吃葱白。注: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喝葱白水了。一天喝3次,连喝3-4天,如果当天好了,就不用喝了。

不知道如何区分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宝妈,可以参考以下表格,一分钟教您分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判断标准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鼻涕

浓且发黄

痰液

稀白

黄稠

舌苔

薄白

薄黄

咳嗽

不重、干咳、上颚发痒

重、声音响亮、略显沉闷

喉咙疼

不红肿、不疼

喉咙红、肿、疼、扁桃体肿大

口渴

不觉得口渴/干

口干舌燥

出汗

不轻易出汗

汗出不适

肠胃不适

脘腹胀痛、小便清长

腹泻、便秘

发热

发热轻、恶寒重

发热重,恶寒轻、反恶热

风寒感冒很怕冷,舌苔偏白,流清鼻涕比较多,如果不能判断,最好求助医生。

小儿推拿

那么,除了喝葱白水,还有缓解孩子感冒的方法吗?东济堂中医小儿外治部王亚通老师指出,缓解孩子感冒可选用小儿推拿。不打针、不吃药,易于掌握,家长们在家里也可以试试。(东济堂原创视频,转载请注明出处)上面提到的方法,其实都是孩子感受到外邪入侵的初期可以使用的,会比较有效。但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感冒的第二阶段的症状:比如严重的咳嗽甚至高烧,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辩证,或者直接就医哦。秋天的感冒相对其他时间段的可能会多了一些燥热、上火的表现,也算是一个秋天的“特产”。如果想让孩子能够有效的抵御逐渐强大的“敌人”,还是建议从日常调理间入手,孩子少生病,自然就不需要打针吃药了哦。文/麦芽儿图/苏子校/李正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15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