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大多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上隐窝引流不畅或深部滤泡化脓,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磨牙周围炎症,也可发展至扁桃体周围间隙。初为炎性浸润,即扁桃体周围炎,继而形成脓肿。脓肿多位于扁桃体前上方,位于其后上方或后下方者少见。常发生于一侧。其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菌(恶臭味)。

一、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表现

大多数发生于急性扁桃体炎发病3~5天后,或急性扁桃体炎病情刚有好转之时,病人体温升高,严重者高热、寒战,全身出现中毒症状。病人表情痛苦,头偏向患侧稍前倾,患侧咽痛较扁桃体炎时加剧,常放射至同侧耳部及牙齿,因咽痛剧烈及软腭肿胀,病人吞咽困难,口涎外溢,饮水向鼻腔返流,语言含糊不清。周围炎症波及翼内肌时,出现张口困难。颈淋巴结肿大、压痛。脓肿甚大者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梗阻。若为前上位脓肿,患侧舌腭弓上部及软腭充血、肿胀,明显隆起,扁桃体覆以脓性分泌物,被推向内下方,悬雍垂充血肿胀转向对侧;后上位脓肿时,患侧咽腭弓明显肿胀隆起,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下位脓肿者极少见,但可并发咽、喉水肿及颈动脉鞘炎,以扁桃体下极与舌根部之间肿胀隆起为著,而软腭及悬雍垂充血肿胀不明显。

二、扁桃体周围脓肿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不难。通常根据下列各点,可判定脓肿已形成:发病4~5天后,张口受限,局部隆起明显,触痛点局限。必要时可在软腭隆起的最高处穿刺抽脓,以明确诊断。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咽旁脓肿:患侧的咽侧壁连同扁桃体被推移向内隆起,也可出现张口受限,但咽部炎症较轻,扁桃体本身无明显病变。颈侧放射性疼痛剧烈,常有炎性脓肿及明显触痛。

2.智齿冠周炎:多伴有下颌智齿阻生和牙周袋形成,龈瓣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炎性肿胀可蔓延至舌腭弓,但扁桃体及悬雍垂不受波及。

三.扁桃体周围脓肿并发症

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咽、喉部急性炎症,尤其是后下位脓肿,可发生上呼吸道阻塞,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炎症扩散可经咽侧壁侵入咽旁隙,形成咽旁脓肿。少数病例可并发颈动脉鞘感染、颈静脉血栓、脓毒症、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若在熟睡中脓肿溃破而脓液流入喉及气管内,可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但罕见。

四.其治疗应着重在下列几方面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食易消化食物。

2.抗生素应用:脓肿未形成之前应按急性扁桃体炎治疗,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用量要充足,可静脉用药,最好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

3.穿刺抽脓:通过穿刺可以明确脓肿是否已形成及脓肿的部位,同时也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在0.5%~1%地卡因粘膜表面麻醉下,选择脓肿最隆起和最软化处,试控性进针,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针进入脓腔时有空虚感,回抽时即有脓液抽出。

4.切开引流:在局麻下于脓肿穿刺部位切开引流。术后不置引流条,每日扩张切口并冲洗脓腔一次,数日即可痊愈。

5.脓肿期施行扁桃体切除术:一般情况下,扁桃体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才可施行手术。但对于扁桃体周围脓肿者,确诊后或切开排脓后数日,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便可施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此时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已为脓液所分离,所以,手术剥离扁桃体较易,出血少、疼痛轻。扁桃体切除后,其脓腔完全敞开排脓底,容易治愈。尽早除去病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亦可避免再次手术时的痛苦和因瘢痕形成造成剥离扁桃体的困难。









































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1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