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祛湿热
夏季脸上爱长痘、出油,大部分是体内湿热重导致的,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而用其来祛湿是最为适宜的,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口臭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养肝护肝
蒲公英归肝经,可保肝利胆,善于清肝火,去火消炎。蒲公英和根茎不仅可以去肝火,还可以防止肝损伤,肝排毒,特别是对酒精性肝损伤,疗效显著。
保护肠胃
古医书中就有记载蒲公英对胃病有效,如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这样写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清热解毒
蒲公英常被中药界誉为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的八大金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广谱抗菌素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蒲公英的应用范围很广,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性疾病达40多种。
蒲公英虽好,但是也要注意这3大禁忌
1、阴寒证者不喝
阴寒证的人体内阴气过盛,身体功能低下,怕冷、手脚凉、乏力,阴寒患者的身体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病程长体质差,这个时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来进行治疗,病情得不到好转反而会出现副作用,身体体质变差食欲也会下降。
2、过敏者慎用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自身对蒲公英过敏的人最好慎用。
3、不可大量服用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