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扁桃体炎多见于10~30岁之间的青年人,好发于春秋季节,通常与急性咽炎同时发生,主要由细菌感染而引起,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细菌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染。慢性扁桃体炎多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白喉等。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除可引起明显的局部症状外,还可成为身体的一个重要隐患,在某些诱发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促使发生各疾病或原有疾病恶化,特别是儿童时期慢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容易合并风湿病、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应当引起重视。
扁桃体炎中医上称为“乳蛾”、“喉蛾”,中医认为外感风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急性者多为风火热毒之症,慢性者多属阴亏燥热之候。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润燥为基本法则。
1、急性扁桃体炎
起病较急,先有怕冷,继之发热,有时体温高达39℃以上。咽痛明显,吞咽时加剧。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等。检查可见咽部急性充血,双侧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常有黄白色炎性分泌物,多呈点状,有时可融合成片,但局限于双侧扁桃体。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少数患者可引起并发症。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可导致扁桃体周炎或脓肿;全身并发症则以风湿热、心肌炎、急性肾炎、关节炎较为常见。
2、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肿大,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咽痛反复发作,咽部异物感,下颌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可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检查可见扁桃体及腭舌弓慢性充血,或扁桃体表面隐约可见条索状瘢痕,少数患者隐窝口有时有黄白色干酪样物排出,常有臭味。
◆急性扁桃体炎
1、外感风热型:咽部疼痛,伴咽喉干燥灼热感。检查见喉核红肿,连及周围咽部。伴见发热、恶寒、倦怠乏力,头痛鼻塞。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用银翘散加减:连翘、桔梗、荆芥、防风、野菊花、板蓝根、射干、紫花地丁各10克,金银花15克,薄荷6克.
2、肺胃热盛型:咽部疼痛剧烈,吞咽困难,痛连耳根。检查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白色脓点,甚至连成伪膜。伴发热,全身不适,口渴引饮,口臭,便秘灯。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治宜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连翘、栀子、黄芩、牛蒡子、防风、玄参、荆芥、紫花地丁、白芷各10克,金银花、玄明粉各15克,大典8克,薄荷6克.
◆慢性扁桃体炎
1、肺阴虚型:咽部微痒、微痛、干燥不适,干咳无痰。检查见扁桃体潮红,表面不平,有黄白色脓点。伴午后颧红,手足心热,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玄参、麦冬、生地黄、桑白皮、丹皮、白芍、天冬、贝母、昆布各10克,天花粉、白僵蚕各15克。
2、肾阴虚型:咽部不适,时痒时痛,口干不欲饮。检查同上。伴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采用涕补肝肾、清利咽喉法。
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当归、桔梗、白僵蚕、杜仲、枸杞子各10克,熟地黄、山萸肉各15克。
1、急性扁桃体炎: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静脉给药为佳。如青霉素~万单位静脉滴注,有高热者应给予退烧药,疼痛剧烈者适当给予止痛药.
2、慢性扁桃体炎:含漱可选用含碘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含化。用淡盐水漱口,每次5分钟左右。体质虚弱常易发作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急性发作时,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3、对于脓肿形成者,可于局部喷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在肿胀的最突出部位以粗针头穿刺抽脓,或用尖刀做一切口使脓液排出,术后第二天复查伤口,保持引流通畅。
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者;扁桃体反复急性发作,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由于扁桃体炎而导致的肾炎、风湿等并发症时,可考虑扁桃体摘除术。
赞赏
长按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儿童白癜风症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