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前一天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
后一天却掉入癌症患者的阴霾里,
无数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对此深有体会。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乳腺癌似乎离妊娠期女性很遥远,
鉴于肿瘤宣传周之际
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提醒:
实际上哺乳期、妊娠期也是乳腺癌的高发期。
王女士今年30岁,去年6月,刚刚生下宝宝不久的她,洗澡时摸到右侧乳房有一荔枝大小包块,不痛不痒,由于忙着喂养宝宝一直未引起重视。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女士发现肿块并未消退,反而越来越大,遂至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行乳腺穿刺后确诊为乳腺癌。由于肿块较大,淋巴已经扩散,医生建议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因此,她开始停了母乳接受治疗。去年年底,王女士接受了保留乳头乳晕I期乳房重建术,现恢复良好。
“女性怀孕期间,孕激素分泌量上升,对于健康的孕妇来说,孕激素对乳腺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对于孕前就有乳腺癌发病迹象的孕妇而言(亚临床乳腺癌),在孕激素的刺激下,妊娠期乳腺癌的发病几率反而会上升。”江国斌介绍,哺乳期由于体内泌乳素等激素增高、刺激,乳腺血运丰富共同作用下,肿瘤生长加速,癌细胞增殖活跃,往往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早,治疗效果差。
江国斌说,根据哺乳期乳房的生理特点,乳腺发育增大,并且大量乳汁淤积于乳管中,使乳房内的肿块被掩埋而不利于早期发现,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他接诊的妊娠期乳腺癌患者中,不少都是意识不强导致确诊偏迟,王女士也不例外。
“在孕晚期的时候,我曾摸到乳房内有一黄豆大小肿块,但是没有在意,以为是怀孕期间与乳房腺体增大有关。”据王女士回忆,之后她在喂奶期间也有摸到肿块,也误以为是奶汁淤积,于是请了通乳师来按摩,结果错过了最佳手术期。因此,妊娠哺乳期出现乳房肿块不可掉以轻心,需及时去乳腺专科就诊。
对于女性来说,乳房关爱十分重要,那应该如何预防乳腺癌呢?江国斌提醒,定期进行规律的自我检查以及乳腺彩超钼钯筛查很有必要。
“当皮肤湿滑的时候比如沐浴时,检查自己的乳房会更加容易些,用手指腹做触摸检查,左侧乳房顺时针,右侧乳房逆时针,由近腋窝处开始环状检查全乳,最后检查乳头区域,并注意挤捏乳头时有无溢液。若是发现乳房或腋下有肿块,尤其此肿块无周期变化;乳头有溢液;乳头或乳房皮肤有凹陷、皱缩、隆起等变化,应及时就医。”江国斌说。
小编为大家安利一诊断乳头溢液的新武器?乳管镜乳管镜又称电子乳腺纤维内窥镜,是用来诊断乳头溢液的最新式武器。医院拥有最新高清纤维乳导管内镜,其半硬性乳管镜头已达超细的精度,可对病灶进行直视观察及活检,对发生在乳晕附近一、二级较大导管内的病变,尤其是伴有乳头溢液、溢血时,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乳管镜检查可发现乳腺导管扩张、慢性炎症、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乳腺癌等疾病。
乳管镜适合哪类病人?乳管镜检查适合以下情况:乳头溢液分浆液性、血性、水样、乳汁样、脓样、多种颜色混杂等。对血性及浆液性溢液的病例应高度重视。对无色溢液应常规乳管镜检查。对多孔乳汁样可不行乳管镜检查。积乳囊肿患者,疏通乳管后可改善症状。
简而言之,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乳头溢液,乳管镜是首选的检查项目。
乳头溢血溢液好发于哪些人群?非哺乳期妇女发生乳头流水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乳头溢液,是各类良、恶性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之一。乳头溢液的种类可以为清水样、乳汁样,也可表现为血性、浆液血性等。乳头溢液多发于40岁以上的非哺乳期或绝经妇女,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非哺乳期的中老年妇女一旦发现乳头溢液,或是伴有乳腺肿块,局部皮肤异常时,需尽快至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以免贻误治疗。
乳管镜的优势在哪里?乳管镜与传统乳腺辅助检查相比,对于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且乳管内的病变有时候很难用B超、钼靶和乳腺MR等检查发现。
疾病名称
乳管镜
乳管造影
彩超
乳腺导管内占位
诊断符合率90%左右
诊断率为50%-58.5%
诊断率为50%-60%
乳腺导管扩张症
可见絮状物并行冲洗治疗
可见乳管扩张
间接回报为乳腺导管扩张
乳管镜临床价值:1、明确乳头溢液原因
2、使部分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切除活检。
3、导管内瘤或导管内癌手术治疗的直接依据。
4、为手术提供了明确的肿瘤定位。
5、轻中度乳腺炎冲洗可达治疗目的。
医院引进乳管镜为最新高清纤维乳导管内镜,其半硬性乳管镜头已达超细的精度,可对病灶进行直视观察及活检,科室开展乳管检查已有半年时间,总计服务病人次为人,发现早期乳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0余例,并及时予以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乳管镜检查时间:每周二下午
地点: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9A病区治疗室。
有需要的患者可拨打预约。
来源:《台州商报》、医院甲乳科
编辑:卢希
赞赏
长按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