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外交部领事司召开主题为“见证:与时代同行的中国领事”的吹风会。
在吹风会上,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郭少春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领事工作领域的重大变革,盘点了年领事工作特点和重大改革举措。郭少春的讲话明确了领事工作的前行方向和工作方位,体现了“外交为民”的理念。
在讲话中,郭少春首先盘点了改革开放40年间对中国领事工作发展进程具有积极重大影响的几件大事,展示了其具有的特殊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一件大事:中国正式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年8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这是中国领事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在坚持主权平等、对等互惠原则基础上,根据《维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领事职务,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领事关系,中外领事合作的新局面随之开启。
40年来,中国与4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领事条约或协定。这些条约或协定,以《维约》为基础并有所发展,是促进中外领事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件,为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二件大事:中外互设领事机构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海外设领进程显著加快。截至年底,中国在53个国家设立了98个领事机构(总领馆93个,领事馆2个,领事办公室3个),其中92个是改革开放后设立的。海外设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外友好合作,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与合法权益,让同胞们离“家”更近。
由于历史原因,到年底,设在中国内地的外国领事机构只有4个。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接受外国在华设领。上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中国内地实际新设领事机构18个;90年代,新设49个;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设个。年以来,外国在中国内地20个城市实际新设领事机构共计个,这个数字是改革开放前的50多倍。目前,外国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际设立领事机构数量为个。接受外国在华设领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融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件大事: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成立
年8月23日,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政府为更加有效地维护日益增长的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与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国领事在机制体制变革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领事保护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吉尔吉斯、埃及、利比亚、日本、也门、尼泊尔、新西兰、多米尼克、印度尼西亚等国紧急撤离侨民行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近10万人。在年利比亚撤离行动中,中国政府海陆空三路并进,用12天时间安全撤离中国公民人。在年也门撤离行动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奉命赶赴也门执行撤离任务,这是中国首次以军舰为主要交通工具从外国撤离侨民。中国还应有关国家请求协助撤离外国公民,展现了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政府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的国民,无论你身在何处,如果遇到危险,祖国会带你回家!
郭少春表示,我们没有忘记湄公河大案中死难同胞、没有忘记马航MH上的名中国乘客,绝不放弃曾被海盗劫持的NAHAM3号中国船员成功获救的希望。每一个在海外身处危局险境的同胞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实践证明,领事保护专门机构的成立,有利于整合国内国外资源,全面提升应对海外涉我重大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磨合,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驻外使领馆、企业、公民在内的“五位一体”领事保护工作机制日趋成熟。为死难同胞伸张正义,全力维护中国公民及家属的合法权益,营救遇险中国同胞、迎接他们回到祖国怀抱,用网友的话来说,领事保护工作是“祖国在你身后”的最生动的诠释。
第四件大事:外交部建立海外安全提醒发布机制
防范海外安全风险需要及时权威的旅行提示。年12月8日,外交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wh/1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