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临床上,扁桃体肿大的孩子很多,有的平时也没什么不适,但非常容易感冒,稍有风吹草动就变成急性扁桃体炎了。
小儿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又称扁桃腺,是每个孩子自出生之日就存在于咽部的一对形似扁桃样的淋巴组织,也就是一种免疫器官,像人体内士兵,起保卫作用。经近年来免疫学研究证实,扁桃体长在咽部的两侧,能产生吞噬细胞,这种细胞有防御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种功能在儿童时期比较明显,在14-15岁以后,儿童发育到青春期,随着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即行萎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说如果病情不严重的话,在儿童时期是不提倡切除扁桃腺的。中医也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喉之门户,当然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卫士。
扁桃体作为人体咽喉的门户,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它首当其冲,扁桃体的结构有10-20个隐窝,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了,细菌病毒就会在每个隐窝内大量繁殖,导致每次扁桃体再受到外邪攻击时就会发炎,引起反复的发炎。所以,扁桃体反复发炎,跟孩子的抵抗力有很大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2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还未发育成熟,不会发生扁桃体炎,2岁以后扁桃体逐渐发育成熟,免疫功能开始发生作用,这个时期要注意提高宝宝的体质,预防扁桃体发炎。
扁桃体肿大有哪些特征及危害?
1、打呼噜
打呼噜是扁桃体肥大的一个主要症状,是由于肥大的扁桃体阻塞气道所致,严重的可以发展为睡眠障碍性呼吸暂停,导致夜间处于缺氧状态。长期的缺氧状态,使孩子夜间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早上赖床,白天疲劳,脾气暴躁,容易烦躁,此外,频繁打呼噜的患儿出现多动症的几率比普通孩子高出4倍。这些孩子经常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2、夜间遗尿耳鼻喉专家发现,扁桃体肥大的儿童经常发生夜间尿床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扁桃体肥大使孩子在夜间呼吸不规律,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大脑处于缺氧状态,无法控制膀胱缩尿肌而造成排尿意识障碍。3、肥胖肥胖宝宝通常痰湿比较重,容易咳痰,加上肥大的扁桃体和颈胸部厚厚的脂肪对气道的挤压,增加了呼吸道的阻力,严重影响了夜间睡眠质量,从而危害宝宝的身心健康。同时,肥胖的宝宝多比较懒散,白天精神萎靡,不爱运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孩子的体重不断增加。4、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肥大的宝宝容易反复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患儿经常出现咽部不适、声音改变、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咳嗽吐痰、气喘、低热等症状。5、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使之变形、高拱,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合不良,下颌下垂,上唇短厚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浅平。加上宝宝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这便是“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肿大
腺样体肿大与扁桃体肿大犹如兄弟姐妹,常相互伴有。腺样体肿大常见表现:鼻子塞或不通、睡觉打呼噜、嗅觉不灵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它就是上焦肺的问题。门诊上的家长常因为孩子睡觉打呼噜、经常感冒而来就诊,而且认为孩子体质比较差,就拼命地补。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长期下去会导致湿热焦灼。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龄越来越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腺样体的发病大概在10%到40%左右,我们中国是高发病国家,而且我们见到的最小的患者是出生20几天的婴儿,就有腺样体肥大。很多人都不了解,究竟什么是腺样体,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今天我就学习一下腺样体的症状及危害。
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或增值体,它位于鼻咽部顶部咽后壁处,属于一个淋巴组织,是免疫器官,它跟我们常说的鄂扁桃体是共同担当一个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中医讲它为“咽为肺之门户”,也叫门户之官。腺样体在生理角度来讲,从2到6岁,属于高发病期,到10岁之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特征及危害?
1、鼻塞与打鼾
小儿因为腺样体肥大而阻塞后鼻孔与咽鼓管咽口,导致鼻塞的发生,睡觉时张口呼吸、憋气、舌根后坠导致打鼾的发生,同时容易患呼吸暂停综合症,脑部缺氧,记忆力下降。
2、并发鼻部炎症
腺样体肥大诱发鼻炎、鼻窦炎、下鼻甲肥大等病,还会有打喷嚏、鼻音重、语音模糊的症状。有时会有呼吸与吞咽之间的失调,导致呛咳的发生。
3、并发呼吸道疾病
由于鼻部分泌物的倒流,导致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从而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经常反复感冒、发烧、长期咳嗽等。
4、耳部疾病
由于咽鼓管受阻而诱发非化脓性中耳炎,从而导致听觉能力衰退,鼓膜内陷等症状。还可能病发分泌性中耳炎,从引发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本平台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其他小孩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