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于口腔深处腭弓下两侧其貌不扬的扁圆锥形“肉团团”,它就像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一样,可以将来自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细菌、病毒以及有害物质扣留、阻止在外,它是咽部淋巴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免疫反应器官,具有重要的屏障和防御作用。可扁桃体也不是铁打的呀,它生病了呢?那就是扁桃体炎啦,可怜的扁桃体感染上这种炎症后,就被折磨得红肿、出现白色或红色的包膜,宝宝就嗓子嘶哑、喉咙痛、脖子上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热了。
扁桃体失守,赶紧呼叫它的小伙伴——腺样体。这个小伙伴也叫咽扁桃体,也是一个防御小能手,只是天性害羞,待在咽喉最上方、舌根上方、鼻后方,深藏功与名,需要用特殊的喉镜或仪器伸到鼻腔里,才能看到它。有些时候,腺样体能坚守住,有些时候就一起失守了,你前脚肿大我后脚跟上。“藏这么深,怎么看它有没有肿大呢?”是很难观察到,那就看看宝宝有啥反应吧。一般来说,腺样体失守,宝宝会没法用鼻子呼吸只能用嘴呼吸、说话时声音听起来“闷闷”的、睡觉打呼噜……
*考虑切除扁桃体的情形:
1.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甚至一个月要发作好几次的。
2.肥大影响到了呼吸、吞咽、发音、打呼噜、口腔狭窄等症状,尤其是伴有面颌骨变长,口腔腭骨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唇厚,并且表情冷漠、目光呆滞,临床称之“腺样体面容”,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越长越难看的原因。
3.临床诊断为易成为病灶性的扁桃体炎,如,易诱发IgA肾炎、心脏病等。
4.扁桃体周围脓肿,即便在发作期,也应做扁桃体切除,可达到脓肿引流的作用。
5.扁桃体的良性肿瘤。
*腺样体呢?割还是不割?
大部分宝宝在7岁之前,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腺样体肿大。只要没出现上述反应就随它去,就算有反应,也要排除一下先,看是不是鼻炎、有没有感冒发烧等等,不然割了白割。
所以,需要割腺样体的宝宝并不多。
但是,一旦症状严重到宝宝呼吸困难,长期慢性缺氧甚至气道压力让面部轮廓都改变了,造成病理上的损害了,医院,听医生的。
“手术后会不会少了一道屏障?”
全身那么多淋巴结呢,腺样体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很不起眼,只是位置靠前了一点,所以大家的 再说,免疫系统是个大部队,就算少一个腺样体,对整体的免疫力影响不大。
*如何摆脱扁桃体反复感染炎症的困扰:
1、不要嘴对嘴地亲孩子,或喂给大人咀嚼过的食物,把成人口腔里的细菌传给孩子。据国外研究报道,成人口内的细菌甚至可以引起婴儿猝死。
2、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居室清洁,经常通风换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坚持三浴锻炼,即日光浴、空气浴、水浴;有条件者经常游泳。
3、合理喂养,注意营养搭配,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
4、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足够的睡眠,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机,不贪玩,少去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或陪大人活动。
5、自幼督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6、不要经常用手摸脸,因为手上细菌很多,经常用手摸脸会增加上感机会。
7、出入公共场所归来后注意洗手、洗脸、漱口、换外衣,减少细菌感染机会。
专注于为诸暨0-16岁孩子和孕妈(备孕的也算哦!)服务!不定期举办比赛!
快来扫一扫!
欢迎宝妈提意见!分享与宝贝相处的开心时刻!
精彩内容有机会上榜哦!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zz/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