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女士3岁多的儿子童童(化名)突然发烧,她以为是感冒,于是给孩子服了退烧药。过了两天,孩子烧退后,张女士突然发现孩子的咽喉部位有红色和白色小溃疡。她十分紧张,以为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医院。经医生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医院、医院、解放军医院了解到,近来天气炎热,儿科的患儿有所增加,其中不少是疱疹性咽峡炎,该病的症状和手足口病相似。儿科医生提醒,夏季正值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家长要引起警惕和注意,做好防范。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相似
“周六这天门诊,我接诊了近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月24日下午5时许,解放军医院小儿科副主任田领告诉记者,每年六七月份,儿科接诊此类病例都比较多。
田领说,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病症均表现为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初始症状为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并伴有咽痛等症状。由于这两种疾病在发病初期的症状非常相似,有的家长往往会混淆,但是它们仍有很大不同,要注意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在急性发热起病和口腔疱疹这两个方面比较类似。不同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集中在口腔咽喉部扁桃体附近及软腭等处。而手足口病的疱疹则不仅仅局限于口腔,还会在手部、臀部、足部形成疱疹。
具体来说,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其主要症状为: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有的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该病小儿两岁以内发病尤为危险。
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疱疹和溃疡多出现在扁桃体附近、软腭等地方,通常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发热严重时可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
要注意加强预防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就会痊愈。”田领说,不过,如果孩子发烧超过三天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已经患上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症状较轻的可以在家治疗、休息。
另外,因为这两种疾病都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为预防此类疾病,疾病流行和高发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版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本平台联系
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健康视界
作者:魏应钦
编辑:微健康
平顶山晚报微健康
医院专家资源
为您解决求医问药的烦恼
您可扫描上方的白癜风能治好不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