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有个小酒窝,笑容看起来就甜,大家都喜欢。
不过“小酒窝”要是长错了地方,可就悲剧了!
35岁的韦女士一天在洗澡时,无意间一抬胳膊,发现自己右侧胸部上有个“小酒窝”,就像是土豆上有点烂时出现的小坑。
医院做检查,得到的却不是个好消息,结果显示为右乳浸润性乳腺癌。
胸部的“小酒窝”还和乳腺癌有关?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酒窝征兆也是乳腺癌发出的早期信号之一哦!
胸部“小酒窝”=乳腺杀手乳腺癌是不折不扣的乳腺杀手,那为什么它会出现"酒窝"呢?这要从乳房结构说起。
胸部皮肤下的浅层筋膜包围着乳腺组织,像是一层用来支撑和固定的网膜,另一端又通过乳房悬韧带与深层的胸肌筋膜相连。
一旦乳腺组织出现较硬肿块,就会压迫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从而牵拉胸部皮肤形成酒窝状的凹陷,也就是酒窝征。
乳腺癌其他早期信号症状橘皮征
当乳腺癌发展到中晚期时,会侵犯周围淋巴管,使得淋巴液回流困难,导致皮肤水肿,与周围毛囊产生明显差异。
胸部皮肤会变得像橘子皮一样,被称为橘皮征。
乳头溢液
当肿瘤影响到乳腺分泌时,就可能导致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或脓液。
还可能伴随有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脱屑、灼痛、回缩等症状。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细胞很容易侵入周围的淋巴结并发生癌转移,而腋窝是距离乳腺较近的淋巴结聚集区域,也是转移高危区。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约1/3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乳腺增生到乳腺癌有多远?乳腺癌的高发,让人每次去体检都感觉忐忑不安:要是查出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会得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症
常规体检中,约有50%-80%的女性可能查出乳腺增生。那么它和乳腺癌有没有关系呢?
其实,一般的乳腺增生离癌症很远。大部分都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一般无需治疗。
但可能有轻微胀痛感,高发于青春期少女、35-45岁中年妇女以及更年期女性,有时也会自行消失。
非典型增生则可能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特别是重度非典型增生。
它属于癌前病变,更易出现在雌激素水平有较大变化的时期,比如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
另外,长期的反复乳腺增生,也会加大非典型增生的几率。
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主要分为单纯囊肿和积乳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
囊肿内通常为液体,多发于中年女性,一般会自愈消失。
但如果囊肿较大,容易破裂后引起炎症,长期发展下去有一定几率诱发癌变。
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乳腺增生症产生的短期结节,会随着雌激素水平变化而变化。
比如月经前出现、月经后消失。一般良性结节边界清晰、生长缓慢,可能有轻微痛感,触摸时可以移动。
另一种是有肿瘤表现的恶性结节,高发于乳腺两侧上方、靠近腋下的区域,可能没有明显痛感。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低回声结节”、“占位病变”、“边界不清晰”等,则高度怀疑是恶性结节。
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青年女性高发的良性肿瘤,发病原因多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有关,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临床多见直径为1~3cm的纤维瘤,而且生长缓慢,一般定期检查即可。
即使是直径8~10cm的巨大纤维瘤,其癌变的几率也不到1%,有需要时可通过手术切除。
如何自查乳房异常乳房是浅表器官,通过触诊很容易检查出一些异常。
可采用站姿或平躺姿势,保持胸部放松,然后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触摸、轻弹乳房和腋下,观察是否有酒窝征或肿块。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大力捏握。
良性肿块的触感类似于手指按压鼻尖,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楚,可以稍稍移动。
而恶性肿块的触感类似于用手按压额头,肿块深、质地硬、边缘不清晰、不能移动。
保护乳腺健康,只要健康不要癌!
平日里要多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做乳房检查,注重给乳房补充必需的营养,每个月最少做四次乳房专业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