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
夏季的到来,各种血虫性疾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附红细胞体病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蚊虫、蜱、虱子等可通过叮咬感染猪,并将病原通过口器传染至健康猪,造成本病夏季多发。除了水平传播途径外,母猪也可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将病原传染给仔猪。
症状
附红细胞体表现症状:高热贫血黄疸,尿液红褐色,皮肤发白黄疸,皮肤渗血(出血点)或苍白,
大猪种猪群多表现皮肤渗血(出血点);
保育仔猪,中猪多表现皮肤苍白,贫血,发热
猪附红细胞体病一般情况下发生在哺乳仔猪、怀孕母猪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育肥猪。
病猪发病突然,体温升高到42.0℃,饮食减退,卧地不起,病初表现为贫血、消瘦;后期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发绀,指压不褪色,甚至整个猪的皮肤呈红色,称为“红皮猪”。皮温大于体温,就是你伸手一摸,猪的表皮温度比较烫手,大约42℃左右,上下误差1℃,一测肛温,不到40℃,这就是皮温不整。
新生仔猪出现贫血症状,有时出现严重腹泻,机体逐渐脱水而衰竭,最后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断奶仔猪容易发育受阻,形成僵猪。
患病育肥猪初期便秘而后腹泻,有的尿呈酱油色,呼吸急促,心音亢进,出现寒颤,抽搐,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母猪可携带附红细胞体,表现繁殖障碍,出现流产、死胎、不发情或发情后屡配不孕。
预防
选育无猪附红细胞体病携带的种猪,要定期驱除猪体的内、外寄生虫;
消毒除要做好常规环境消毒外,应特别注意手术器械及注射针头的灭菌消毒,进行注射时必须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
加强平时饲养管理使用营养全面而均衡的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及时杀灭蚊虫等各种吸血昆虫.。
在夏季到来之际,定期添加多西环素+金易康(茵陈蒿散)进行保健,可有效预防附红细胞体。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VC抗应激。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一般建议养殖户朋友们搭配复方磺胺与弓形体一起防。为什么呢?首先附红细胞体在整个高热病过程中,起着传导作用,大家应该高度重视。同时附红细胞体往往与弓形体,链球菌混合感染。所以在治疗时,我们可以使用多西环素+复方磺胺嘧啶钠+金易康(茵陈蒿散),联合用药,这样弓形体、附红细胞体链球菌可以全部搞定,节省成本。
链球菌
引发猪病的重要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败血症状。
链球菌病的特点
链球菌在猪的体内是正常存在的菌群,在机体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病的。链球菌的发病与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致病菌株的毒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细菌产生毒力变异、或者是环境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猪发病。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
链球菌的主要的症状包括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和关节炎型。
败血型链球菌的仔猪,表现为突然发生,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跋行或不能站立;有些病猪出现共济失调、磨牙、空嚼、昏睡等神经症状,后期呼吸困难。
脑膜炎型链球菌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除体温升高、不食等全身症状外,很快表现出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
得了关节炎型链球菌的病猪,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综合防治
可以选用药物预防或者疫苗免疫进行预防:
饲料中加入药物进行药物预防,连喂7-10天。
保育仔猪:阿莫西林+微囊恩诺+板青颗粒
大猪及脑炎型链球菌:复方磺胺+多西环素+板青颗粒
一旦发现病猪立刻隔离,可以使用青霉素或头孢噻肟钠进行初步治疗,同时对于不同病型的额链球菌也要进行相应治疗!
如果是淋巴结脓肿,我们可以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0%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
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链球菌,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同时配合庆大霉素每日肌注2次,连用3天,能迅速改善症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1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