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颗粒的调理范围

1.甘草汤

《伤寒论》甘草

益气,缓急,止痛。剧烈咳嗽,咽喉痛疼,也可治腹痛(肠痉挛)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干性咳嗽、急性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胃肠痉挛之腹痛,调和诸药,解百毒、解西药于肝肾之残毒,快速缓解输液反应及口服西药的不良反应解,调养脾胃、口腔黏膜溃疡;

1.急性咽痛,咽口水痛:甘草汤成人2支一次含服(20分钟症状骤减),后面用:甘草汤+金蒡清解汤

2.胃肠痉挛之腹痛:甘草汤+大建中汤(20分钟症状骤减)。

3.老人抽筋补钙:睡觉前甘草汤3支+黄精牡蛎汤2支(早晚各一支)+浓浓的红糖水(无糖尿病),当晚见效,连服3天,后期用黄精牡蛎汤调理1月以上防反复。

4.缓解肾结石、尿路结石痛就诊时先给甘草汤4-5支+大建中汤(甘草干姜汤)2支一次服用(20分钟症状骤减),后面用:大建中汤+苓桂甘枣汤+苇茎汤

甘草汤的甜源于甘草甜素,不会升高血糖。

三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四高人群可用

2.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甘草、干姜。

温中健脾益气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湿痹痛。

患者先有“脉浮,自汗出,小变数,心烦,微恶寒”等伤阳证和“脚孪急”的伤阴证。此汤病机为中焦阳虚、疲弱肺寒。

气虚体弱、手足寒冷、口吐涎沫、尿频尿漏、夜尿多,唾液分泌过多、鼻炎、打嗝、眩晕等。

慢支、肺气肿后期、肺纤维化、咳嗽涎沫、前列腺肥大、慢性过敏性鼻炎、胃脘痛吐酸、腹泻、经期腹痛、晕车、中暑、痛经.

1.女性经痛:甘草干姜汤2支(20分钟症状骤减)

2.打嗝、中暑、晕车:一次2支.(20分钟症状骤减)

3.急性风寒感冒一次2支.一天3次.打喷嚏、发冷、寒战(20分钟症状骤减)临床效果显著、

4.急腹症,食寒引起的急性腹痛:甘草干姜汤+大建中汤一次各2支(20分钟症状骤减)

三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四高人群可用(口感偏辣,可加糖蜂蜜等不影响效果)

3.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

补虚安神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从蛋白质的含量看,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大枣: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脏躁一证是指五脏功能失调所致。本方所治证系因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所致。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治宜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方中小麦为君药,养心阴,益心气,安心神,除烦热。

具有清理肠道的功效,而且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很多疾病,能够改善睡眠不安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辅助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阴虚、阳虚都可以用调整人体的个神经系统治疗神经衰弱。

神经过敏、恍惚、时常哈欠、引起失眠多梦症、自汗、疲倦虚汗、小儿夜啼、痉挛、癔病、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焦虑症、青少年叛逆期。

1、小儿疳积、夜啼、不思饮食、头发焦黄、挑食等一盒见效。

2、孕妇呕吐、失眠多梦,自汗盗汗一盒见效。

3、脸色无华,手足腻冷等亚健康人群可长期服用。

孕妇可用,三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四高人群可用

4.桔梗汤(排脓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桔梗、甘草。

利咽散结,止咳化痰

桔梗:清喉利咽,消炎,祛痰排脓,有引药上行之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

咽喉肿痛、咳嗽痰多或咳痰不爽、肺痛、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神经痛

1.慢性肝炎、皮肤感染伤口起脓、鼻窦炎:桔梗汤+茯苓甘草汤+小陈胡汤

孕妇可用,三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四高人群可用

5.苓桂甘枣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中阳不足之水气凌心症,降逆下气,化气行水、通阳制水。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心下悸动、呕泛涎沫、水肿寒水上逆型,胃肠神经官能症先有脐下悸动,旋即逆气上冲,心慌不安,形寒肢冷,苔白腻,脉弦紧;慢性盆腔炎、结肠炎、心悸不安、眩晕、慢性肾小球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男科、妇科、更年期综合症

1.用于一切水肿包括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特发性水肿、脚部浮肿: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甘麦大枣汤

2、所有慢病调理必选

3.颈椎病引起的手足麻木颈肩腰腿痛:苓桂甘枣汤+甘草干姜汤+佛手葛根汤

6.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温中补虚、之满腹冷痛、手按疼缓或伴大便稀溏、疲倦乏力。

蜀椒:蜀椒辛,热。入脾、胃、肾经,功能温中止痛。干姜:体虚心悸、体内寒气、温暖脾胃、润肺化痰止咳、有抗菌消炎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饴糖:性昧甘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方中蜀椒温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为君药。以辛热之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蜀椒散寒之力;饴糖温补中虚,缓急止痛,助蜀椒止痛之功,共为臣药。人参补脾益气,配合饴糖重建中脏,为佐药。

本证多由中阳衰弱,阴寒内盛所致,治疗以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为主。寒性收引,阴寒内盛,阳失温煦,故心胸中大寒,拘急作痛,甚则上冲皮起有头足,手不可触近。中寒内盛,胃失和降,故呕而不能食。

适应中气不足导致的所有病症,胃肠无力症、胃下垂、子宫下垂、肛脱、胃扩张、肠道蛔虫梗阻、肠扭转、肠管狭窄、早期嵌顿性疝、腹膜炎、胰腺炎、慢性肠炎伴腹部冷痛者、慢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胃肠痉挛、肠粘连、等。

1、急性肠炎、急性腹泻首服2支,(20分钟症状骤减)

忌:1、喝高度白酒,吃辣椒引起的急慢性腹痛腹泻禁用;

2、两岁以下小儿慎用。

7.茯苓甘草汤

《伤寒论》茯苓、肉桂、生姜、甘草。

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

此方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水饮病、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脾气阳虚、噫气胃满、消化滞呆、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四肢逆冷、脘闷。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肝腹水。

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及保肝脏

1.百热易祛一湿难除,百病湿为先。

2.三高人群、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四臣汤

孕妇可用,三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四高人群可用

8.菊花甘草汤

《伤寒论》菊花甘草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中医认为菊花味道清香略带苦涩,药性比较平实,具有清除湿热解除毒素、消肿止痛的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

二者配伍使用,调和了菊花对于气虚胃寒之弊端,提升了菊花的效果。利用甘草的特性,成就了菊花甘草汤对高热出汗,咽喉肿痛、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迎风流泪、疮痈肿毒、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眼花疗效突出。

疔、青春痘、风热感冒、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皮肤燥痒

1、适应一切热症,俗称为灭火队员2、风热感冒3、青春痘、痤疮、热毒4、皮肤瘙痒、湿疹5、牙龈肿痛,鼻内毛囊炎

孕妇可用,三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四高人群可用

9.苇茎汤

《千金方》芦根薏苡仁桃仁冬瓜仁

清脏腑热,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冬瓜仁: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生薏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芦根: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

本方为治肺痈名方。方中苇茎甘寒轻浮,清肺泻热为君;瓜瓣化痰排脓为臣;桃仁活血祛瘀,薏苡仁清肺破毒肿,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成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肺痈未成或已成者均可使用

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

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肺热痰瘀互结者,便秘。

1.相当于西药中的阿莫西林

2.适用于各种炎症(只要带炎字的疾病都可以)

(偏寒凉,三个月内孕妇、婴儿慎用)

10.桑麻汤

《医方集解》桑叶胡麻仁蜂蜜

滋养肝肾、祛风明目。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桑叶的抗菌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胡麻仁的功效与作用: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蜂蜜的作用:由于蜜有养阴作用,故用于虚热者为宜。近有用于鼻炎,鼻窦炎及角膜溃疡及脸缘炎等。

通过桑叶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明目的作用,辅以胡麻仁润燥滑肠、滋养肝肾,蜂蜜清热,补中、润燥止痛,已达到对肝脏、肾脏的清、养、调。

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症见干咳或痰少而粘,伴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包括西医之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见上述症状者

1、使用所有眼科类疾病;感冒无需辩证寒热、临床效果显著;大便干结一盒见效;飞蚊症、沙眼、火眼、青光眼、一盒见效。

1.急性眼疾红,肿,热,疼:桑麻汤+菊花甘草汤+苇茎汤+眉头眉尾放血,一天见效

11.独参汤

《千金方》人参红糖

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兼有养血活血之功,对于产后失血过多,阳气虚浮欲脱所致的产后昏厥有急救之功。

人参:具有调节大脑、心脏功能,增强机体防御力、增强免疫、促进内分泌、促进蛋白合成、抗高血脂、抗高血糖、护肝、抗癌、提高血细胞数量等多种作用。红糖:1.红糖中含有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2.红糖中含有叶酸、微量物质。3.红糖中含有部分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红糖中含有多种维他命和抗氧化物质。5.红糖中含有氨基酸、纤维素等物质。6.红糖中含有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

本方以肢冷多汗、面色苍白、呼吸濒弱、脉微欲绝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大出血、急性感染引起的休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重症肝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呕吐等。临床报道还可见到独参汤治疗创伤性休克、慢性心力衰竭、产后痿证、恶性心包积液、儿童摆头运动症等病症。

1、大补元气,救逆固脱、产后虚脱、失血过多引起的休克有急救之功效、提高免疫力、抵抗力、活血养颜、抗疲劳、抗氧化、调理宫寒体质。

1、心动过速、心慌胸闷,头晕目眩:甘麦大枣汤+苓桂甘枣汤+独参汤(30分钟症状骤减)

12.三子养亲汤

《韩氏医通》苏子芥子莱菔子

降气快膈,化痰消食、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苏子:第一种,苏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具有促进身体发育的功效;第二种,苏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补充人体所缺失的蛋白质;第三种,苏子具有平喘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咳嗽,气喘等;第四种,苏子具有润肠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肠燥便秘。芥子: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寒痰喘咳,悬饮,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上,既可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可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痰湿是滋生疾病的温床,祛除痰湿,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对于有“代谢综合征”的人,仅仅吃补肾药是不够的,还要有针对体内污垢的“去污剂”。什么是“去污剂”呢?过去有个名方叫“三子养亲汤”,湿浊才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顽敌,“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义所在。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么怎么才能出病根呢?其实祛除痰湿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认为不治之症的恶病,都能通过这种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痰壅气滞证、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

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痰壅气逆食滞者。湿疹、疤痕体质,代谢综合征: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虚胖者减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妇科积液(包块)等症。(孕妇只要不大便稀溏,可以使用)

禁忌:鲫鱼、人参、气虚、气滞血瘀者禁服

13.佛手葛根汤:

佛手、葛根、白芷、大枣、肉桂、甘草、桃仁、生姜。

解肌发汗、活血止痛、疏肝健脾。

佛手:和胃止痛、化痰止咳、疏肝理气。葛根: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白芷: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头肩颈紧痛,解痉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汗解表,消炎止痛,外感风寒。

1.感冒(不出汗者)鼻塞、头痛;2.肩凝、筋肉痛、手及项背痛;3.颈椎病引起的颈项僵直、手足麻木;4.头部及眼皮不自主的抽动5.发烧、鼻炎、骨关节病6.荨麻疹、免疫力低下者。

1.风寒感冒(发热),全身酸胀,:佛手葛根汤+甘草干姜汤

2.糖尿病手心,脚心出汗,疲劳:佛手葛根汤+独参汤

14.:十三逍遥汤

桔红、茯苓、甘草、栀子、佛手、代代花、香橼、生姜、薄荷、金银花、玫瑰花。

疏肝健脾,行气解郁,气滞,调经止痛。

桔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之功效。佛手:和胃止痛、化痰止咳、疏肝理气。代代花:行气宽中,消食,化痰。香橼: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

妇科疾病(慢性痛经、经期推前、错后、乳腺增生、肌瘤、积液等)、脸色斑晦,更年期综合症;动脉硬化、肝功能异常、肝肋隐痛、大便稀溏;胃肠道疾病(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抑郁症、疲乏无力、口苦口臭、失眠多梦;易怒、易汗(男性居多)睾丸胀痛、精神恍惚、腹满胀

15.小陈胡汤

起源:[伤寒论]橘皮、菊花、金银花、佛手、人参(人工种植)、生姜、甘草、大枣。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金银花: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佛手:和胃止痛、化痰止咳、疏肝理气人参:专补脾肺之气,元气充盈,一身之气得,脱症自解。生姜的功效:增进食欲、镇吐、活血驱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大枣的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少阳病症,舌苔薄白,心悸腹满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风寒感冒引起的偏头痛,红眼病,中耳炎,扁桃体炎,带状疱疹,青春痘,妇科炎症,外阴瘙痒,经前期的综合症,小儿科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咽峡炎,消化系统肝脾胃不合,呕吐,提高人体免疫力。

1)、女性经期感冒必用

2)、寒热往来感冒:忽冷忽热

3)、口干口苦乏力口臭恶心纳呆

16.响声甘笛汤

成份:桔梗、甘草、薄荷、金银花、罗汉果、杏仁、砂仁、玫瑰花、芡实。

清肺利咽,化痰散结,疏风清热,通肠解毒。

桔梗:清喉利咽,消炎,祛痰排脓,有引药上行之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金银花: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罗汉果: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的功效。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芡实: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

嗓音失哑、咽喉疼痛、咽喉异物感咯痰、咯血等。

急慢性咽喉炎、咽喉异物感、声带红肿,嗓音失哑.咯痰,咯血。刺激性(冰冻、辛、酸、辣)食物过多,熬夜、用咽过度;咽干灼热、咽壁红肿、喉结发疼;便秘、牙龈肿痛、舌根发硬、声带小结、咽壁利泡等。

1.扁桃体肿大效果显著:响声甘笛汤+肉桂茯苓汤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阴虚有热、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孕妇慎用!

17.金蒡清解汤、

成份:桔梗、牛蒡根、决明子、金银花、菊花、甘草、紫苏、姜黄。

疏散风热,解毒利咽止痛。

桔梗:清喉利咽,消炎,祛痰排脓,牛蒡根:具有散风热,消毒肿的功效。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功效。金银花: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姜黄: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牙龈红肿、口舌生疮、目赤、麦粒肿、痤疮;视物模糊、大便干结、身热乏力、口苦口臭;口干舌燥、鼻呼热气。

1.急慢性咽炎、病毒性咽颊炎、手足口引起的咽部不适、扁桃周围炎,反复高烧不退:小陈胡汤+金蒡清解汤+苇茎汤(一直不退小陈胡汤2小时一次)

18.肉桂茯苓汤:

起源:[金匮要略]成份:肉桂、茯苓、牡丹、桃仁。

活血、化瘀、生新、消癥.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牡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囊肿、产后恶露不尽、痛经闭经、妊娠下血症块连胎者、慢性盆腔炎及积液、附件炎;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痛风。

1.一切妇科疾患,盆腔炎、积液、囊肿、息肉、肌瘤:肉桂茯苓汤+十三逍遥汤+茯苓甘草汤

炎症重点使用肉桂茯苓汤囊肿淤血重点使用十三逍遥汤

19.山麦汤、

麦芽、山楂。

消食化滞,健运脾

麦芽:具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的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

腹胀、食欲不佳

高血脂症.蛋白血症.降低血清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甘油三酯.肥胖症.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

1.伤食特效:山麦汤+三子养亲汤

2.回奶、断奶期可缓解乳房胀痛、乳汁郁积:早上5支,中午4支,晚上3。

禁忌: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脾胃虚弱者慎服

20.四臣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山药、莲子、芡实、茯苓。

心脾两虚、健脾养胃、清热祛湿、养心安神、气短懒言乏力、胸闷胀痛。

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莲子:具有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的功效。芡实: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四臣汤是中医经典健脾食方,它将茯苓、芡实、莲子与淮山,这4味“神药”汇集在一起,互相补遗,制成的汤对人体具有养颜、清火、利尿等诸多作用。实际上,上述4味药都有补益脾阴、厚实肠胃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虚、脾阴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状!

四臣汤对小孩的功效?答:四臣汤的一大特色就是禁忌人群少,男女老少皆宜!小孩饮食习惯不好,容易太胖或偏瘦,都可喝四臣汤来调节。特别是小孩子零食吃多了,没有食欲不吃饭,四臣汤作用好。2.喝四臣汤的最佳时间?答:四臣汤,算是治疗“脾肾阳虚”的药物,建议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期间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与烟酒。

身形偏瘦,长期营养不良、产后调理、生活中压力大,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症肤色暗淡,失眠长斑,内分泌不调的中青年女性.

1.感冒后期流涕不好:四臣汤+三子养亲汤

禁忌:阴虚湿热者禁用;孕妇、糖尿病患者、更年期女性则慎服或少服。

21.黄精牡蛎汤

成份:黄精、牡蛎。

补气养阴,补肾滋阴,潜阳,腰膝酸软,疲乏无力。

黄精: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功效。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嗷,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瘦,风癞癣疾。牡蛎: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镇惊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肝阳上亢,头目眩晕;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积聚;自汗、盗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滑脱诸证;胃痛泛酸;百合病;外伤出血;疮痈肿毒,疮疡湿疹。

特别是针对男性的阴囊潮湿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效果;保持年轻态,提高人体免疫力。

1.慢性前列腺炎、夜尿频、性功能障碍:黄精牡蛎汤+甘草干姜汤+金匮肾气丸

22.乌鸡阿胶汤、

成份:乌鸡粉、阿胶、枸杞子、大枣。

益气,补血,养血,调经美颜

乌鸡粉:具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之功效。主治虚劳羸瘦,骨蒸痨热,消渴,遗精,久泻,久痢,崩中,带下。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出血证,肺阴虚燥咳,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足瘈疭。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虚证,脏躁,失眠证。

气血不和,手脚冰凉,脸色失华,宫寒体质,贫血者调治,改善睡眠质量,抗疲劳、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

1、针对妇女宫寒体质者如:经期腹痛,例假推前错后,经期过多,淋漓不尽,发而不收,腹坠腰胀痛,手足凉,淤血块,色差等状态;2、对于久病体虚,贫血患者的调治;3、皮肤干燥,脸色晦暗,气喘吁吁,皮肤暗沉粗糙,面色苍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素;4、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吸收功能,从而提高人体免疫抵抗力。

1..月经量多:乌鸡阿胶汤+独参汤+黄精牡蛎汤

23.茯苓杏仁甘草汤

[起源]《韩氏医通》[组成]茯苓、杏仁、甘草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治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主治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药食中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

茯苓杏仁甘草汤是一首宣肺利气化饮的方剂。上焦阳虚,水液不能充分通调,则湿气侵入肺中成为湿痰,湿痰可阻碍呼吸,造成喘息痰鸣或短气。本方茯苓是渗湿利水药,主胸胁逆气、膈中痰水,能加强水液的渗利,使肺中湿气得以排除;杏仁宣肺降气祛痰,主咳逆上气,胸间停水。肺气通利则肺恢复通调的功能而水饮可消。

本病的短气不是肺气虚,而是邪气实。茯苓、杏仁合用,渗利中有攻泄,排除中有布散.甘草补中和中,使邪去而正不伤,且中气足则健运有权,停水自行。故茯苓杏仁甘草汤是一首治疗胸痹轻证的方剂。

心功能不全如:胸闷,心慌,心律不齐,胸痹胸痛,及冠心病、心梗的预防和后期的调理;急、慢性上呼吸道疾病,顽固性咳嗽调理如:老慢支,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胸满咳嗽,痰黏,泡沫痰,气喘气促,痰鸣音;

1.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咳嗽调理:1.茯苓杏仁甘草汤+三子养亲汤+甘草干姜汤,2.茯苓杏仁甘草汤+桔梗汤+甘草干姜汤+独参汤。

24.栀子豉汤

《伤寒论》是栀子,豆豉。

清热除烦,烦躁失眠,解郁顺气,腹满胀呕。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豆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温中理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近用于脑血栓形成。

《伤寒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清火热的方子,叫栀子豉汤,是清胸膈之间邪热的。栀子豉汤清胸膈间邪热,热郁胸膈之间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兹选一则医案说明:一妇女,患伤寒发热,数日后见心烦懊(心中烦乱不安,坐卧不宁的感觉),严重烦躁时需跑到空旷无人的地方一阵大喊大叫,方稍有减轻,甚至家人不敢靠近她,近前即遭到她的厌恶、呵斥,舌红,苔黄,脉数。这就是热郁胸膈的表现,张仲景用栀子豉汤治疗。

《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所谓“虚烦不得眠”,就是心中烦躁,以至于影响睡眠。所谓“反复颠倒,心中懊”,是郁烦特甚,坐卧不宁而又无可奈何,胸中憋闷或疼痛。这种烦乱的感觉,后世有些医家像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先生,形容像吃了巴豆或草乌头后那样的心里难受。究其原因是由于热郁于胸膈所致,因胸膈之间有心、肺两脏,心主神,肺主气,热邪壅滞,就会出现神志和气机郁滞的症状,所以这种热称为“郁热”。上述那个病例刘渡舟老师即断为火郁之候,与栀子豉汤原方服用,一剂而愈。

栀子豉汤是治疗心烦的名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心烦,甚至是坐卧不宁,尤其是睡觉容易醒的人,更是想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弄得自己焦躁不安,有的人甚至怕过晚上,怕一个人安静下来,一独处安静下来的活,心中就非常的烦乱,胡思乱想,这些都是热郁胸膈的表现,喝上一两次栀子豉汤,就有可能得到改善。

栀子豉汤治胃病及小儿夜啼,栀子豉汤不但能治心烦懊,而且能治疗许多的胃病,如对胃胀满不舒,不欲饮食,心烦不寐的。对小儿感冒发热,烦躁不安,或夜啼,栀子豉汤有良效;对一般的失眠患者,有心烦不安的,往往都要合上本方一起使用。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栀子豉汤是治心烦、失眠的代表方剂,栀子豉汤是治实热的心烦失眠。

是治疗心烦的名方,清热除烦,泻火,小儿痘疹,虚烦,高热过后余热末尽引起的小儿夜啼,反颠倒,心中烦懊(心中烦乱不安,坐卧不宁的感觉),虚烦不得眠;胃胀满不舒,不欲饮食,胃火旺,肝火旺、口苦,口臭,心烦不寐。

25.参杞汤

中医大师陆小佐教授秘方

人参、黄精、桑葚、枸杞子、红枣。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润肺滋阴,补肾益精,滋补肝肾,润肺明目,滋阴补血,气阴两虚症。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黄精:润肺滋阴,补脾益气,补肾益精;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肠;枸杞:滋补肝肾,润肺明目;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用于气阴两虚症引起的症状有:心悸胸闷,气短自汗,活动加重;咳喘无力,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纳少腹胀,便溏肢倦,少气懒言;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咳嗽痰少,喉燥咽干,声音嘶哑;胁痛目涩,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妇女经少经闭,男子遗精早泄。

1、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夜间口干,困倦乏力,盗汗遗精,多汗舌红少津:参杞汤+独参汤+甘麦大枣

26山药鸡内金汤

《中医杂志》

山药、焦山楂、鸡内金、扁豆、甘草。

健脾化湿,补益脾肾。

山药补益脾肾,健中阳;焦山楂、鸡内金、扁豆健脾消食;甘草益气调和诸药。

厌食,挑食,消化不良,体形消瘦,抵抗力差,易感冒,以及积食引起的咳嗽,口臭,发烧等。

1.小儿,婴幼儿腹泻,消化不良。2.小儿厌食(脾胃虚弱所致食积,不思饮食,面黄肌瘦)。3.溃疡性口腔炎。4.小儿遗尿。5.湿疹,遗精。6.慢性胃炎,慢性肠炎。

1.小儿遗尿、缺钙、睡眠不实、语言迟、行走晚:山药鸡内金汤+杞黄汤+枣仁牡蛎汤

4.小儿面色无华、面白、怕冷阳虚:甘草干姜汤+山药鸡内金汤

27.杞黄汤

中医大师陆小佐教授秘方

桑葚、枸杞子、黄精。

益气养阴。

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滋心

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儿童体质虚弱,反复感冒。老年人病后体虚,头晕、神疲乏力、口干气短、心悸、易出汗、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1.小儿顽固性遗尿。2.小儿智力低下,生长发育缓慢;3.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感冒)

1..小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低下、免疫力低下:杞黄汤+玉竹黄精汤

2..小儿贫血:杞黄汤+枣仁牡蛎汤+玉竹黄精汤

28.枣仁牡蛎汤

《中医杂志》生枣仁、牡蛎、甘草

补养心肝,滋肾固涩。

一般认为儿童遗尿与禀赋不足,肾气未充,髓海失养,关门不固有关。然细询之,患儿大多睡眠过实,梦中而溺,纯虚病理者甚少。故考虑与中枢神经过度抑制有关,故以生枣仁补养心肝,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牡蛎滋肾固涩,可以缩尿,使以甘草调之。药之心肾得养,髓海得调,眠寤顺时有序,遗尿自愈。

1.小儿遗尿,遗精2.小儿惊恐3、夜啼

1.小儿遗尿:枣仁牡蛎汤+杞黄汤(7天见效)

29.玉竹黄精汤

《中医杂志》玉竹黄精

益气滋阴。补气健脾。用于小儿脾虚、色黄、盗汗、纳差(脾胃病,舌苔白腻)精神差。慢性胃炎。

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黄精补气养阴,润肺,健脾

1.小儿生长发育迟缓2慢性胃炎

1.小儿胃炎:玉竹黄精汤+枣仁牡蛎汤

30.金沙汤

中医大师陆小佐教授秘方

成份:砂仁、金银花、陈皮、芦根、桑叶、沙棘。

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金银花:轻宣疏散、凉血解毒,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芦根:清肺泻胃、生津除烦、润燥止咳,桑叶: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沙棘: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

新冠病毒肺炎一号方,经中医大师陆小佐教授调方。用于感受湿热之邪引起的相关疾病,同时袪湿不伤正,利尿不伤津。主要表现为舌体胖大、舌红、苔黄腻。可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吐痰、胸膈痞满、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状。

31.鱼金汤

《中医杂志》鱼腥草、金银花

清肺化热、止咳平喘、肺炎、适合风热感冒,咳嗽,发炎等。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1.上呼吸道感染。2.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3.急慢性扁桃体炎。4.带状疱疹,红斑狼疮。5.肛周脓肿。

1.感冒伴有腹泻:鱼金汤+薏苡仁汤

2.感冒伴有消化不良=鱼金汤+山药鸡内金汤

3.感冒伴有咳嗽=鱼金汤+甘桔汤

32.蒲荷宁汤

国药古方(儿感退热宁颗粒组方)

金银花、菊花、杏仁、桔梗、蒲公英、薄荷、甘草、鱼腥草

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邪、内郁化火、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菊花:疏散风热杏仁金银花:清热解毒桔梗、杏仁:宣肺,利咽蒲公英:消痈散结、利湿薄荷:疏肝解郁甘草:调和药性鱼腥草: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退热2、咽喉红肿疼痛,各种咳嗽3、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哮喘4、流行性腮腺炎5、小儿热性便秘6、慢性鼻窦炎7.小儿口疮8、带状疱疹后疼痛

1..流行性感冒、风热型感冒咳嗽、肺炎、腮腺炎、手足口病:蒲荷宁汤+鱼金汤

2.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咽炎伴发热:蒲荷宁汤+甘桔汤

3.感冒伴痰多:蒲荷宁汤+薏苡仁汤

4.感冒伴抽搐:蒲荷宁汤+枣仁牡蛎汤

5.幼儿1岁以下咳嗽,痰鸣音:蒲荷宁汤+甘桔汤

33.三根汤

《金匮要略》白茅根、芦根、葛根

涩肠止泻,清热化湿,养阴除烦,用于治疗久病脾虚泄泻不止,痢疾,外感风邪所致反复发热不退、烦躁不安、口干喜饮、小便赤热。

芦根:清气分之热,养阴除烦。茅根清血分之热并有利尿作用,葛根走太阳经,止泻还有升清阳的作用。对于小儿刚开始出现的怕冷流鼻涕,红疹初期,稍微大便干、稍微大便稀都有作用,因它是双向调节的、阴阳失调、寒热失调的初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1抗炎、抗菌、抗病毒.2.麻疹3.尿血4.调节机体免疫力

1.过敏性紫癜:三根汤+牡蛎枣仁汤

2.麻疹伴上呼吸道感染:三根汤+鱼金汤

3.麻疹伴支气管肺炎:三根汤+蒲荷宁汤

4.麻疹伴心脏病:三根汤+玉竹黄精汤

5.肾炎尿血:三根汤+鱼金汤

34.竹蚕汤

竹笋、橘皮、桑叶、蚕蛹。

祛风,清火,温中散寒。

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C等成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桑叶:外能疏散风热,内能清肺、平肝、明目。常用治风热感冒、燥热伤肺、肝阳上亢及风热或肝火目赤感冒、燥热伤肺、风热、目赤肿痛等症;蚕蛹:祛风湿,和胃化湿,本品辛、甘,发散,善于除湿;橘皮:健脾开胃、理气消食、燥湿化痰。

感冒发热,持续高烧,反复发烧。

1.风热感冒反复发热:竹蚕汤+薄荷宁汤

2.湿热感冒反复发热:竹蚕汤+三根汤

35.甘桔汤

《小儿药证直诀》桔梗、甘草

咽炎、嗓子疼痛、扁桃体炎。主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则吐脓者。

桔梗消炎,祛痰排脓,甘草清热解毒。

1.声音嘶哑,利咽开音。2.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3.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所引起的痰性咳嗽。小儿很少寒性咳嗽

1.咳嗽伴有小儿肺炎:甘桔汤+三根汤(薏苡仁汤)

2.咳嗽伴有小儿遗尿:甘桔汤+杞黄汤

3.咳嗽伴有消化不良=甘桔汤+山药鸡内金汤

4.支气管炎:甘桔汤+鱼金汤

36.薏苡仁汤

《儒门事亲》桔梗、甘草、薏苡仁

痰湿咳嗽咳痰,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流清涕或有发热等。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甘草: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1.慢性腹泻,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2.声音嘶哑,利咽开音;3.化脓性肺炎。4.由咳嗽引起的胸满肺胀,两肋疼痛。 咳嗽痰多痰稀。

1.肺炎咳嗽痰多薏苡仁汤+苇茎汤+鱼金汤

2.咳嗽双肺湿罗音:甘桔汤+鱼金汤+薏苡仁汤

3.秋季腹泻=薏苡仁汤+山药鸡内金汤

37.乌梅茯苓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乌梅肉,白茯苓、乾木瓜。

治小儿下痢後,津液减少,脏腑虚燥,烦渴引饮,及治诸病烦渴,引饮无度

乌梅肉: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白茯苓:利水渗湿,健脾,乾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1.急慢性细菌性痢疾。2.慢性肝炎。3.慢性结肠炎。4.胆道蛔虫症。5,蛔虫症。

1.痢疾:乌梅茯苓丸+三根汤

2.急性扁桃体炎伴腹泻=鱼金汤+乌梅茯苓汤

38.内金茯苓汤

宋《太平圣惠方》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辅料为蔗糖。

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气微香,味酸甜。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引起的成人、小儿厌食,大便稀溏,消瘦体弱。

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2感冒时不宜服用。3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医院就诊。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小儿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jg/14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