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日,正值美国陆航创建纪念日。
北非的美军班加西基地,午夜两点时分,美军飞行员被从睡梦中叫醒,他们紧急集合,在机场列队聆听中校史密斯的战前动员:
“我们现在要去执行一项重大行动,行动内容暂时保密,大家不要多问,反正对结束欧战意义重大”。
简短的训话之后,飞行员们精神抖擞驾机起飞,对德国重要石油供应地普洛耶什蒂油厂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他们飞越地中海,航程英里(公里),共出动架飞机,对炼油厂发射了发枪弹,投下了吨炸弹。
普洛耶什蒂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35英里(56.33公里)的地方,拥有欧洲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油田。
这里厂区宽达6英里(9.65公里),烟囱林立,并列着12座独立的炼油厂。
这次行动被命名为“浪潮行动”,其主要目的是轰炸炼油厂。
美军为这次行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出征的飞行员每4个人就有一个人没有回去,(名航空兵,有人战死;人被俘)。
听到这个消息,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亨利·哈里·阿诺德流下热泪,他脱下军帽向西方默哀,他同时喃喃自语地说:你们是美国的英雄,你们死得值!
与此同时,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瘫坐在椅子上,不停地说“完了,全完了。”
为什么希特勒和美军陆军航空兵司都如此重视这次轰炸?因为这次行动,摧毁普洛耶什蒂炼油厂40%的生产能力,战场上德军的燃油减少了将近一半。
在这以后不久的时间里,美军又对普洛耶什蒂进行了23次轰炸,投下了无数炸弹。
年苏军占领油田地带时,这家工厂的炼油能力只有原水平的20%。
其实,在二战中,把战争性质放在一边,德国士兵的战斗力是无与伦比的。
他们之所以战败,除了他们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了关键的战略物资供应,比如石油。石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石油也是战争的血液。
在二战中,石油是纳粹德国的立国之本。
闪击战是希特勒的军事思想基础,装甲集群是闪击战的基本条件。
希特勒的军队之所以能势如破竹,就是因为军队行动速度快,快的原因是有了性能先进的坦克。
如果没有了燃油,战线拉长的德军末日就到了,只能坐以待毙。
希特勒虽然疯,但他并不蠢,他也知道石油对他来说多么重要。
希特勒上台后,雄心勃勃要重现德意志帝国的荣光,称霸欧洲的野心暴露无遗。
可是石油问题一直困扰着希特勒,让他寝食难安,影响着他的战略决策。中东的石油资源很多,但它被英法控制,德国没有强大的海军,只能望洋兴叹。
战争初期,罗马尼亚和苏联都向德国提供石油,希特勒可以高枕无忧。
不仅如此,中东各国通向欧洲的输油管道基本上都是从罗马尼亚通过。
所以希特勒对罗马尼亚非常友好,使劲拉拢罗马尼亚,在两国贸易上让罗马尼亚尝尽甜头,还不断进行经济援助,希望等从这里获得不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
如此一来,罗马尼亚和德国的年贸易额直线上升。
年到年的4年间,两国贸易从.6万马克猛增至3亿,增加了近30倍。
德国也因此得到了充足的石油供应,组建起来的装甲集群如虎添翼,让希特勒发动战争底气十足。
英国和法国看到之后忧心忡忡,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两国开始对德国出招。他们以比德国高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罗马尼亚的石油,给了德国人迎头一棒。
关键时刻,苏联人对希特勒出手相助,不过他们是无意的。
年,苏联入侵芬兰。
作为苏联的邻国,罗马尼亚感到脊背一阵发凉,觉得苏联人贪得无厌,迟早会拿自己开刀。
于是罗马尼亚决心倒向德国,让希特勒做自己的保护伞。
希特勒见状大喜,他求之不得;答应向罗马尼亚提供武器,训练军队,应对苏军威胁。
罗马尼亚也投桃报李,不再向英法出售石油,成为德国的石油专供国。
罗马尼亚人在要钱和保命之间选择了后者,英法出价再高也买不来自己所要的安全。
敢跟苏联人叫板的,只有德国,英法鞭长莫及。
当时德国跟苏联关系很好,苏联也向德国出售很多石油,二战前年供应量在90万吨左右。
可是德军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之后,德国的石油提供国只剩下罗马尼亚,德国的石油供应量和石油储备量锐减。
法国战役打响后,德国石油消耗量剧增,国内石油储备消耗殆尽。
年,德国开始闹油荒。
陆军总军需官瓦格纳少将说:“由于发动机损坏、地形复杂、路况太差和恶劣的天气,原来坦克可行驶公里的燃料现在只能前进35至40公里。”
此外,占领区的铁路也需要修改轨距,才能与德国铁路系统连通,开战以来卡车也损失了两万辆以上。
即使有油也不能及时运到德国,时常积压在后方,缴获数量不多的苏联燃料又因为标号太低,需要处理后才能使用。
此时,德国后勤供应已开始面临巨大压力,被迫全面削减国防军的非作战石油供应、民用需求和为意大利及被占领国供油的定量,民用燃料定额迅速降至和平时期的六分之一。
希特勒万般无奈,在年春天亲自制定了“蓝色方案”,方案的核心就是石油。
4月5日的《第41号战争令》中希特勒提出:“首先应把所有可用兵力集中到南线,歼灭顿河弯曲部的敌方有生力量,继而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并打通越过高加索山脉的通道。”
年6月1日,希特勒进一步说:“有一点事实非常清楚,没有俄国的石油,我们就无法完全利用现在占领的俄国领土;没有俄国的石油,德国的战争机器也将从此逐渐虚弱。如果我无法得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我就不得不结束这场战争。”
这段话,是希特勒在基辅战役进行之前,对自己的部下所说的。
当时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可是对石油的渴求让希特勒不得不改变战略,围城的主力调到南线。
他想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巴库油田,解决德国的燃眉之急,同时切断苏军的石油供应。
德国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部队燃料供应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也跟石油有关。因为没有燃油,第六集团军的物资供应受到严重影响,每天吨的需求量,只能得到吨,后来减少到吨,再后来一点都没有了。
在此情况下,包围圈里的德国士兵,没有御寒的衣服,每天的食品供应量只有克,成千上万德军被冻死饿死,更甭说拿枪作战了。
在关键时刻曼施坦因命令保卢斯向南突围,跟只有30公里之遥的第四装甲集团军汇合,保卢斯不服从命令,理由只有一个,我没有燃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走向失败,苏军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还是石油。
为了夺取高加索油田,希特勒不顾一切进行军事冒险,让苏联抓到机会扭转了战局。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的油荒在继续。
为了弥补罗马尼亚油田断供造成的损失,聪明的德国人开始绞尽脑汁生产合成燃料。
年,德国合成燃料厂的产量也达到历史高峰,超过万吨。
德国当时燃油的年需求量在万吨,加上罗马尼亚还能提供万吨,基本上可以维持需求。
可是从年5月开始,英美开始重点轰炸德国的合成燃料工厂,并从意大利南部起飞轰炸普罗耶什蒂油田。
同年8月,苏军进军罗马尼亚,占领普罗耶什蒂,德国的石油供应基本中断。
到了柏林战役前夕,德国合成燃料月产量下降92.2%,只有1.7万吨。
而仅仅德国空军,就需要18万吨燃料。
这意味着燃油短缺下的德国空军已经无法执行战斗任务,德国装甲部队更是寸步难行。年德国投降时。德国投降时还有万大军,空军还存有0余架作战飞机,海军U型潜艇还有余艘。
仅仅是驻扎在捷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有90万人,有1多辆坦克,航空兵有作战飞机0余架。
但是叫人不解的是,他们都放弃抵抗、放下武器,选择了向盟军投降。
除了接受高层投降命令之外,没有燃油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因此我们说,二战德国之所以战败,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缺乏燃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床上喷它,螨虫自杀!比太阳暴晒强1万倍!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以诗词颂唐朝风华
一招拯救便秘,肠子润到会打滑,宿便毒素全排出!
口臭没朋友?喷它!1秒去除万年口臭,呼吸都自带仙气
贴上它,清凉,润护眼周,眼睛干痒涩都缓解了
含一颗,2秒“爆珠”,5秒解决口臭!幽门螺杆菌都没了
日本下水道小“药片”,丢一颗瞬时疏通,马桶都是橙子香
夏天用这种草泡茶,湿气哗哗排,肥胖、口臭、色斑、妇女病绕道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