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与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有一定关系。

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在日常擦屁屁后,一般不会出现化脓、感染的现象。但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就有可能由于清洁不够或皮肤破损导致感染。

患儿发病初期,肛门周围会出现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会出现疼痛加剧、红肿发热等症状,随后孩子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哭闹不休。

肛周脓肿宝宝哪些疫苗不能接种?

目前已有资料证实,肛周脓肿宝宝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后,常发生疫苗相关性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因此有肛周脓肿的患儿不能接种OPV,接种其它减毒活疫苗也要慎重,最好在接种前先进行免疫功能检查,免疫功能正常者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对于灭活疫苗可以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肛周脓肿消退后多长时间可接种疫苗?

有资料表明,肛周脓肿宝宝局部症状消失后的较长时间免疫功能仍未达到参考水平范围。

但此时患儿家长非常急迫地给小儿接种疫苗,这时接种工作人员应科学地指导患儿家长做好传染病防护,切忌盲目完成疫苗接种。

还有对于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任何疾病的急性期、发作期的患儿,应推迟到治疗结束后或病情平稳后接种。

肛周脓肿,如果不及时治疗,脓肿会蔓延扩散,严重的可能会演变成肛瘘。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来说,由于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患上肛周脓肿,家长要特别当心。

我国政府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非常重视。国务院于年4月13日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调建立完善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财政厅联合颁发《关于改革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的通知》(苏卫疾控2号),从年1月起,在江苏全省范围内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由“财政补偿”转变为“保险补偿”。在江苏,政府已经为每一名在省内规范接种门诊接种的适龄儿童购买了第一类疫苗基础保险,同时鼓励家长给受种者购买第一类疫苗补充保险,以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险补偿,抵御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并对自愿购买补充保险者附赠额外的补偿救助。

按保险条约,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如果发生异常反应,除了可以获得政府购买的第一类疫苗基础保险的基础补偿,还可以获得家长购买的第一类疫苗补充保险的高额补偿。

疫苗接种

保险补偿

图片:百度图片;文:GlobalDoctor东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zz/144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