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金荞麦(疑似神农本草中的紫参)

别名:野荞子、铁脚将军草、蓝养头、荞麦三七、野荞麦根、苦养麦根、荞当归

采收加工: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先割去茎叶,将根刨出,去净泥土,选出作种用根茎后,晒干或阴干,或50℃内炕干也可。

药用部位:根茎

产地:华东、中南、西南和陕西、甘肃等地

科:蓼科

原植物:金荞麦

植物情况:多年生宿根草本高0.5-1.5m。主根粗大,呈结节状,横走,红棕色。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槽,淡绿微带红色,全株微被白色柔毛

单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白色短柔毛;叶片为戟状三角形,长宽约相等,但顶部叶长大于宽,一般长4-10cm,宽4-9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基部心状戟形,顶端叶狭窄,无柄抱茎,全线成微波状,下面脉上有白色细柔毛;托叶鞘抱茎

瘦果呈卵状三棱形,红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月

金荞麦药材性状:"根茎呈不规则团块状,常具瘤状分枝,长短、大小不一,直径1-4cm。表面棕褐色至灰褐色,有紧密的环节及不规则的纵皱纹,以及众多的须根或须根痕;顶端有茎的残基。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气微,味微涩。

1切面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

2根茎呈不规则团块状,常具瘤状分枝

优等品以个大、质坚硬者为佳。

金荞麦药性: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微辛、涩,凉。

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脓疡,麻疹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15~45g,用水或黄酒隔水密闭炖服。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消胸中之痞结,止肺家之疼痛。

《金匮》紫参汤(紫参半斤,甘草三两),治下利肺痛。以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肠陷而利

作,则肺逆而痛生;而肺肠之失位,原于中气之不运,盖己土不升则庚金陷,戊土不降则辛

金逆。甘草补中而培土,紫参清金而破凝,使肺肠之气,各复其升降之旧也。

泽漆汤(方在泽漆)用之,治咳逆而脉沉者,以其清金而降逆也。

紫参苦寒,清金泄热,降冲逆而破凝塞,清咳嗽而止疼痛。金清则肺气收摄,故长于敛血;

金清则肺气通调,故长于行瘀。其诸主治:止吐衄,消痈肿,利小便,滑大肠),治金疮,

调血痢,破瘀血,通闭经,开胸膈积聚,散腹胁坚满。

珍珠菜之地下茎谓之紫参,多产于深山溪涧之旁,色紫黑。

味苦,性寒,无毒。

紫参为破血通经要药,功能治心腹寒热积聚,产后恶露不行。

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廱肿诸疮,止渴益精。

治心腹坚胀,散瘀血,治妇人血闭不通。

主狂疟温疟,鼽血,汗出,治血痢。

普通一钱至三钱。

畏辛夷。

金荞麦,俗称“野荞麦”,又叫“铁脚将军草”,20世纪30至40年代曾以道药秘方以水煎服的给药途径,治愈了成千上万例发烧、肺脓疡、慢性气管炎、肠炎痢疾等疾病的病人,持方人始终恪守道人“此方可救命治病,不得外传”的嘱托,凭该方“金荞麦”成为独有奇术的著名中医。金荞麦在治疗肺脓疡、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等疾病的神奇疗效。

《金匮》紫参汤,紫参半斤,甘草三两。治下利肺痛。以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肠陷而利作,则肺逆而痛生。而肺肠之失位,原于中气之不运,盖己土不升则庚金陷,戊土不降则辛金逆,甘草补中而培土,紫参清金而破凝,使肺肠之气,各复其升降之旧也。金荞麦与神农本草的紫参都是治疗肺痈的特效药。疑似同一药。

记得底部随手点在看哟↓↓

据说中医爱好者都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fl/15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