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年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教育部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8%。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国民素质的严重问题。
为有效控制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提高儿童和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什么是近视?
人的眼睛像一台复杂的照相机,里面有一套完整的屈光系统,通过屈光的折射,外界光线正好打在视网膜上,眼睛就能看到东西。但如果屈光不正,外界光线折射回来的焦点落在了视网膜前,就叫近视眼。焦点落在了视网膜后,叫远视眼。
有的人虽说看东西不清楚,但为什么通过眯眼、歪头、斜眼就能看清了呢?其实是通过眼睛晶状体的改变,增加了屈光度,所以就能看清东西了。为了能看清东西,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我们叫调节。
眼睛可以调节屈光力。当我们看近处的时候,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在看远处的时候,睫状肌是舒张的,晶状体变扁。所以要想让睫状肌处于舒张状态,就要看远处,可以让眼睛得到休息。
为什么会得近视眼?
1遗传
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它确切的原因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
环境因素
近距离看东西、长时间玩手机等,是现代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
3
社会经济的因素
有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好,住房条件越好,近视发生率就越高,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不到户外活动,眼睛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调节。
4
病理变化
眼部病理变化也会造成近视眼。
近视眼的表现
眼睛近视后,看远处看不清楚,对光的敏感度下降,对比敏感度也下降。什么叫对比敏感度?简单说,就是看东西的时候,色彩会削弱一些。
近视眼还会感到视力疲劳、眼睛干涩,或者更严重的有眼位偏斜。
人的眼轴正常长度是4毫米,高度近视的人眼轴会拉长到8毫米,属于眼睛病理的一个改变。
长期高度近视还会造成眼底改变,导致豹纹状眼底。随着近视的日益严重,还容易得一种疾病,叫视网膜脱落。所以近视眼一定要预防。
近视眼分轻度、中度、高度、重度,从它的度数能反映出来。小于度的叫轻度,中度是到度,大于度属于高度,大于度的叫重度。高度近视会有遗传性。
近视眼还可以分为真近视、假近视。怎么判定呢?有一种散瞳药,可以去除眼睛的调节力后再验光,有度数,说明是真近视,没有度数说明是假近视,所以这也是一个区分真假近视的方法。
如何预防近视眼?
一、首先减少眼睛负荷,坚持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其实就是按摩穴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要注意找对穴位。
二、改善照明条件,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会加重你眼睛的负担。
三、注意看书的姿势。有的同学在走路的时候看书,坐车的时候要看书,在家里躺着也要看书,这些都会加重眼睛的负担。经常是看见家长在前面骑车,小孩坐在后面摊开书看,左右摇晃,对小孩的视力是一个特别大的伤害。
现在教大家一个正确的读书姿势,三个一,身体跟桌子的距离,一拳;眼睛跟书本的距离,一尺;手拿笔的距离,一寸。还有记住两要、两不要,要姿势正确,每一个小时要眼睛放松看远处10分钟。两不要,不要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走路或摇晃的车上看书。
四、加强户外的活动,每天要上体育课。
五、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电视、电脑的光线,会损伤我们的视网膜,使视力明显减弱。
六、重视营养。现在对于青少年来说,谁都不缺少吃的,但是我们吃对了吗?
要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蛋白质、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食物,对保护眼睛有好处。
近视眼的误区
当然,儿童和青少年患上近视,并不仅仅是用眼过度导致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怎样来预防儿童近视呢?对于已患上近视的孩子,家长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一、关于预防近视眼,一个错误的说法,就是近视眼不能戴眼镜,怕戴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这是不对的。近视了就一定要戴眼镜,为什么?因为你戴上眼镜以后,可以让你的睫状肌充分得到休息,不用强制增加它的弹性来变凸和变凹,可以轻松借助镜片把物象呈现在视网膜上,所以有度数以后一定要戴眼镜。
二、还有人说了,现在有近视眼没关系,直接做手术就能治好了。实际上做手术就跟我们戴眼镜是一样的道理,做完手术以后,你能看清楚东西了,这其实是一种矫治手段,但你的近视其实还是存在的。
三、还有人认为,做完手术以后就可以终身不用戴眼镜了,也不是!手术并不能完全矫正你的近视,我们还是要做一些预防工作。
治疗近视如何自我按摩?
1、双手拇指由印堂经前额分推太阳穴10次。
、多指滑揉上下眼眶10次。
3、食指、中指并拢按顺、逆时针方向分别摩眼周10次。
4、食指、中指并拢轻微压颤眼球10次。
5、双手食指轻揉两侧睛明穴并以指尖轻轻按压此穴10次。
6、双手食指揉太阳穴10次。
7、双手食指按揉鱼腰、内睛明、健明、正光、承泣、太阳、攒竹及眼周围酸胀点各10次。
8、双手拇指、食指对捏耳垂部,并向外下方轻扯10次。
9、闭目分钟。
并发症:高度近视、用眼不当易得飞蚊症
8成中青年有亚健康眼
眼前有飞蚊、眼球充血、视物模糊、干涩、酸胀、频繁眨眼……据新视界眼科研究所相关调查,仅仅沪上0-40岁中青年人中就有80%常有以上一种或多种症状。
“我们统称这些为亚健康眼,绝大部分是因为长期用眼过度、眼睛疲劳所致。”眼科专家说,“这些亚健康状态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引起重视。其实临床上很多眼科病症,最开始的诱因就是不良用眼习惯。”
眼睛的各种亚健康状态,最后可能发展为干眼症、结膜炎、急性麦粒肿甚至诱发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后果。
化妆品、药物加速亚健康
使用各种化妆品、粘合剂、戴美瞳,多少会有一些刺激性或者防腐剂成分进入眼睛,对眼睛造成伤害。而亚健康眼的发生,也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联系,一些化学制品甚至眼药水的误用也会加速眼睛的亚健康。
飞蚊症正日益年轻化
过度用眼导致眼疲劳、眼球充血,年轻人中高度近视患者的增多,都是造成飞蚊症年轻化的原因。飞蚊症原是一种老年病,一般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玻璃体里出现点状或条状的混浊,才会在看东西时感觉有飞蚊。但现在的年轻人用眼强度高,经常熬夜,老年病反而成了年轻人里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近视患者更容易患上“飞蚊症”
通俗来讲,飞蚊症是患者眼球内的玻璃体发生部分浑浊病变,这些不透明的部分在患者眼里,就像不停飞舞的“小蚊子”,极大干扰患者的注意力。飞蚊症分为先天性生理性飞蚊症、老年性生理性飞蚊症和近视性生理性飞蚊症。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飞蚊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多发趋势。因此,青少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在学习上注意劳逸结合,防止用眼过度,更不要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等,特别是患有近视症状的青少年,因为近视患者出现“飞蚊症”的概率更大一些。
分清好蚊子和坏蚊子
据介绍,飞蚊症(Floaters)一般上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随着年纪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因而,飞蚊症正式的名称是“玻璃体混沌”或称“玻璃体浮游物”。
飞蚊症的病征是:患者眼前会出现黑点,并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点状、线状等。常见的情况是,当病人在看蓝色天空、白色墙壁等较为亮丽的背景时,更容易发现它的存在。
80%是“好蚊子”
飞蚊症常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眼患者,以及动过白内障手术者,其他如眼内发炎或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也会形成此病。“好蚊子”的特点,简单地说是:如果患者两眼都有飞蚊现象,无法确定是哪一只眼睛有飞蚊,若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现象并没有加重或产生变化,飞蚊位置也固定的话,多为良性。
什么是“坏蚊子”?
相反的,飞蚊现象若突然发生,而且限于一眼,蚊子飞舞的方向又不定,黑影遮住视野,视力变差、视野缺损,这都是必须注意的恶兆。对眼球发生严重威胁的“坏蚊子”一般上是由严重疾病引起,它是由于玻璃体附近的网膜、视神经、睫状体等构造发生病变,而导致玻璃体变化。
视觉器官构造精细,感觉不适时,还是应尽早就医并按医嘱用药。
擅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小儿弱视、远视、视疲劳、干眼症、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视网膜病变、飞蚊症、玻璃体混浊、葡萄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慢性结膜炎、过敏性眼病、麦粒肿等的特色冶疗。并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和心理疏导方式调理各种疾病疗效显著。
坐诊时间为每周六下午1:30-5:00
服务,
国医馆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基金报销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