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医院订阅号"↑免费订阅
冬天油腻荤腥吃的多了
一不小心就上火了!
口腔溃疡、嘴巴长泡、牙龈肿痛
别说美食了,就连白饭都难以进嘴!
口腔溃疡是会呼吸的痛
它活在我生活所有角落:
吃饭时会痛,喝水时会痛,连说话也痛……
冬季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学习以下小技巧还你开怀大笑
相信大家都有嘴巴里面长溃疡的经历吧,虽然口腔溃疡算不上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嘴上长个泡还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而且还很容易反复发作,那说明什么?你可能没有治到点儿上,以下这些调理方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1中医眼中的“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好发于唇、舌、颊、软腭部位的口腔粘膜病,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特征:黄、红、凹、痛。黄——表面黄色假膜,红——周围红肿,凹——中间凹陷,痛——疼痛难忍。
《黄帝内经》将“口腔溃疡”称为“口疮”,认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说白了,口腔溃疡与“热邪”、“火邪”有关。
那么,“火”是怎么来的呢?
有诸于内,必形于外!我们可以从口腔溃疡的位置窥探一二——顾名思义,口腔溃疡出现在口腔,以舌头和嘴唇为主,而“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因此,其与心脾脱不了干系。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吃火锅、羊肉等肥甘厚味,这些食物不易消化,极易形成积食,继而郁久化热,将“火”烧灼到心脾。“火”得有个“出口”啊?继续上延,熏蒸到口腔,口腔溃疡就来了。
对此,《圣济总录·口疮》和《诸病源侯论·口舌疮侯》都有条文记载——
“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
“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2“上火”了?如何解决!
既然口腔溃疡与“火”有关,那么是不是就该清热败火呢?
别把这个“火”想的那么简单,中医将上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虚实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1、虚火因寒症阳虚,宜艾灸补阳
就是火在上,寒在下。说白了,就是阳气不足于下,而虚火上窜。
多数人的上火都属于虚火,症状主要出现在头部,如痤疮、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面红、眼红、牙龈炎、口腔溃疡等。
针对虚火,清热降火根本没用!因为寒为热病之因。虚火又叫阴火,多因体寒、阳虚、阳不制浮阴、浮阳上升所致。针对虚火,唯一的治法就是补阳气,阳气足了,则不易起阴火。故而,虚火特别适合艾灸。
2、实火因邪热炽盛,宜清热败火
实火就是实实在在的火。常见症状有:口干口渴、小便灼热、便秘、口臭、容易出汗等。
实火的解决方式就四个字:简单粗暴。直接用清热败火药,如牛黄上清丸、黄连解毒片、凉隔散等。
不过,如果服用了这些药物后,还是反复口腔溃疡,就要考虑是不是有虚火的可能了。
小贴士:如何判断虚火实火?
看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看大便: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看发热: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看舌头:舌头整体发红,出现星点舌和芒刺舌,都代表体内有虚火;舌头红赤,舌苔比较厚甚至呈黄色,代表体内有实火。
了解口腔溃疡的形成原因,在从中医角度再来看看解决方案。
3你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口腔溃疡?
通过讲解,您已经全面了解了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还迟迟不好是您用错了方法。中医治疗口腔溃疡可以选择艾灸,争取从根调理体质,让口腔溃疡主动退却。
脾胃积热病因:脾胃湿热,热发于口,形成溃疡。
症状:口腔内黏膜、舌面等处见黄白色溃疡烂点。或见白色糜烂样溃烂成片,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热作痛,影响进食,兼见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
取穴:地仓、合谷、内庭。
阴虚火旺病因:身体阴精不足,呈缺水状态,就会阴不能制阳、阴虚阳亢、虚热内生,口腔就会形成溃疡。
症状:溃疡点灰白,周围色淡红,溃点一般1-2个或2-3个,周围轻微充血,兼见口干舌燥,溃疡点疼痛,失眠,五心烦热,舌红苔少。
取穴:照海,三阴交,廉泉,复溜。失眠者加神门,内关。
气血亏虚病因:若脾肾阳气亏虚,则气血失去濡养,口腔溃疡则经久不愈。
症状:溃疡点不充血,疼痛轻,反复发作,或伴畏寒便溏,舌淡苔白。
取穴: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合谷。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做删除处理。
医院◆医保定点
官方
手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wh/1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