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来聊一聊乳腺脓肿。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哺乳期的妈妈们在患有乳腺炎的时候,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伴有脓肿的形成,而乳房脓肿是哺乳妈妈们谈之色变的问题。
当产后乳胀,乳汁淤积,甚至乳腺炎时,妈妈们因为害怕变成乳房脓肿而非常着急着对乳房进行的错误干预,例如大力按揉,过度热敷,这些反而增加了乳房脓肿的发生机会。
当然,并非所有的乳腺脓肿均有急性乳腺炎进展而来,有些乳腺的慢性炎症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也会形成乳腺脓肿。
那么,我们超声在乳腺脓肿的诊断及治疗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我们聊一下超声在乳腺脓肿诊断中的作用。
超声是乳腺脓肿首选的检查方法,不受腺体密度的影响,典型的乳腺脓肿表现为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边界不规则或模糊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
慢性脓肿呈实性或囊实混合肿块的表现,此时需要与恶性肿瘤鉴别。
乳腺脓肿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开排脓,将切口切至脓腔的边缘,并进行引流,然而,这样的治疗方式对乳房的损伤较大,换药和切口的护理也比较频繁,操作过程中患者疼痛比较明显。
随着超声介入的逐渐发展,乳腺脓肿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行脓肿穿刺、抽吸以及注药进行治疗。
与传统的切开引流方法对比,超声引导下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可反复多次进行操作,同时操作时间短,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避免切开引流造成的乳腺形态改变。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乳腺脓肿的特征,下面我们介绍两个病例。
患者一,女,26岁,因“左侧急性乳腺炎一周”入院,乳腺超声图片如下。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超声见一液性暗区,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结构,其内透声差(图1)。结合病史,考虑为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
图1:超声见一液性暗区,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结构,其内透声差
患者二,女,27岁,因“急性乳腺炎一周余”入院,乳腺超声图片如下。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超声见一液性暗区,壁厚,边界模糊,内透声差,CDFI周边部见条状血流信号(图2)。
结合病史,考虑为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于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治疗(图3)。
图2:超声见一液性暗区,壁厚,边界模糊,内透声差,CDFI周边部见条状血流信号
图3: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
通过这两个病例的分析,我们应该对超声在乳腺脓肿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当然,在正确诊断乳腺脓肿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和其他疾病鉴别,包括血肿、乳腺癌伴坏死。
通过对具体病史的了解以及结合检验指标,我们不难进行鉴别。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讲课内容,典型的乳腺脓肿表现为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边界不规则或模糊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
超声不仅可以用于乳腺脓肿的诊断,还可用于对乳腺脓肿进行治疗。
◆◆◆◆◆
看完文章,意犹未尽?经典医课请扫码查看,更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