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肖纳新,医院综合外科主任,

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

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

年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进修泌尿外科;

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进修中医男科与肛肠科;

年医院进修肛肠科;

年到医院任院长;

年到医院六门诊;

年到医院任院长;

医院综合外科任科室主任。

擅长各种小型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联系方式:

我所知道的湘江源头-

蓝山县的蛇类资源概述

注: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

当今世界上的蛇约有种,其中毒蛇有多种中国蛇类种,毒蛇65种。湖南省79种,毒蛇21种,其中赫赫有名的莽山烙铁头蛇为湖南省独有,本县估计没有。06年湖南大学,中南林学院等大学的一些专家和湖南摄影家学会成员在蓝山县紫良板塘考察时,我有个老弟全程陪同的,发现了几种新的植物品种,并捉到一条绿色的中型毒蛇,以为是莽山烙铁头蛇,相片我没有看到,我个人估计为菜花烙铁头蛇,据说就地放生了,有机会我要朋友找一下相片共赏。蛇的毒牙

毒蛇咬伤致死量,中国哪一种毒蛇蛇毒最毒?我制了一个图,照相传上来,大家对照一下,比较直观

毒蛇咬伤的致死率与毒蛇的毒性、大小、当次排毒量;以及病人的年龄、体质;受伤到救治的时间长短、或有无救治相关。附:湖南省蛇类名录5科45属79种其中毒蛇21种一、盲蛇科:钩盲蛇二、闪鳞蛇科:海南闪鳞蛇三、A、游蛇科:无毒蛇:黑脊蛇白眉腹链蛇、黑带腹链蛇、锈链腹链蛇、丽纹腹链蛇坡普腹链蛇、棕黑腹链蛇、草腹链蛇钝尾两头蛇翠青蛇、横纹翠青蛇双全白环蛇、福清白环蛇、黑背白环蛇颈棱蛇菱斑小头蛇、中国小头蛇、台湾小头蛇、龙胜小头蛇、饰纹小头蛇横纹后棱蛇、莽山后棱蛇、广西后棱蛇、侧条后棱蛇、山溪后棱蛇平鳞钝头蛇、棱鳞钝头蛇、台湾钝头蛇、福建钝头蛇福建颈斑蛇,紫沙蛇灰腹绿锦蛇、赤峰锦蛇、双斑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方花丽斑蛇,红纹滞卵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横纹斜鳞蛇、崇安斜鳞蛇、大眼斜鳞蛇、纹尾斜鳞蛇灰鼠蛇、滑鼠蛇渔游蛇尖喙蛇黑头剑蛇环纹华游蛇、赤链华游蛇、乌华游蛇,黑纹颈槽蛇、湖北颈槽蛇、虎斑颈槽蛇乌梢蛇三、b、游蛇科:毒蛇(6种):绞花林蛇繁花林蛇绿瘦蛇赤链蛇黄链蛇水蛇(中国水蛇、铅色水蛇)四、眼镜蛇科毒蛇(5种):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银环蛇福建华珊瑚蛇中华珊瑚蛇五、蝰蛇科毒蛇(10种):白头蝰尖吻蝮短尾蝮蛇白唇竹叶青蛇福建竹叶青蛇山烙铁头蛇原矛头蝮菜花原矛头蝮莽山烙铁头蛇圆斑蝰;湘江源头——蓝山县的蛇类

蓝山县在湖南省的最南端,南岭山脉中段的北麓,是湘江的发源地。为山地和丘陵地带,亚热带气候,蛇类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十大毒蛇中的八种:眼睛王蛇、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蛇、银环蛇、原矛头蝮、圆斑蝰、短尾蝮(金环蛇,海蛇除外)均有分布。本地民间传说最为有名的蛇是鸡冠蛇,我留到最后才和大家分享,我本人亲自捉到过并放生了。蓝山县毒性最大的蛇是银环蛇(四十八节);体型最大的蛇是眼镜王蛇;致死、致残最多的是五步蛇(犁头蛇);伤人较多的蛇是原矛头蝮(火犁头蛇、烙铁头、沤烂矛)并不是所有的蛇都是毒蛇。我个人认为,蛇毒是蛇类保护自己的防御性武器或进食的进攻性武器。对蛇的食物(其他的小动物)来说,蛇都是有毒的,毒到致它们于死地。对我们人类而言,蛇的与口腔毒牙相连腺体的分泌物,是一种异种蛋白,如果能对人体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那它就是毒蛇。否则只造成组织外伤,那它就是无毒蛇。而不是看蛇头是否三角型,颜色是否恐怖或艳丽,体型是否粗壮,蛇尾是否突然变小。区分蛇是无毒蛇还是毒蛇,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认识蛇。所有的眼镜蛇科和蝰蛇科动物都是毒蛇,极小部分游蛇科动物是毒蛇,分别占蛇总数的10%,9%和1%。人们被蛇咬伤的时候求医,最好是带着蛇的死体或活体,或拍下蛇的相片、视频,让诊治的医师能够辨识。或者描述蛇的形态、颜色、大小;受伤的时期;受伤的地方。有经验的医师,也能够根据这些情况,结合被咬伤后病人的情况,判断是被什么蛇咬了,作出相应正确的治疗措施。眼镜蛇科眼镜蛇科有70多属多种,都是前沟牙的毒蛇。眼镜蛇科常被分成陆生的眼镜蛇亚科和海生的海蛇亚2个科。中国十大毒蛇里的眼镜王蛇,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海蛇均属眼镜蛇科动物。海蛇蓝山县本地没有。我国陆生的眼镜蛇亚科的动物八种,我们蓝山县有五种:眼镜王蛇,眼镜蛇,银环蛇,福建华珊瑚蛇,中华珊瑚蛇,(金环蛇、孟加拉眼镜蛇、银环蛇云南亚种除外),头部都是椭圆形的。眼镜蛇科毒蛇的主要特征:前钩牙+椭圆形头+身体细长。相当于人的门牙的边上的犬齿部位长的大牙,毒牙有槽,与毒牙相连的腺体分泌的主要是神经毒素。眼镜王蛇和眼镜蛇是神经毒为主,溶血毒为辅的混合毒素。

一、眼镜王蛇(过山风)

眼镜王蛇是眼镜蛇亚科眼镜王蛇属的单一剧毒蛇,各地眼镜王蛇不分亚种。眼镜王蛇是世界上体型最长的毒蛇,最长6米,刚孵化出来的幼蛇50厘米以上,成体10斤以上,最重的超过30斤。体背面黑褐色:颈背具一“∧”形的黄白色斑纹,无眼镜状斑;躯干和尾部背面有窄的35条以上白色镶黑边的横纹,下颌土黄色;体腹面灰褐色,具有黑色线状斑纹。蓝山县的眼镜王蛇分布于湘江源周边荆竹、紫良、大桥、浆洞乡的大山上,据说原来在荆竹捉到过18斤多重的眼镜王蛇。几年前我几个朋友在高塘坪钓鱼,看到一条幼体,大概两三斤重。眼镜王蛇有很好的视力,全天候摄食,性格凶悍,速度快,活动范围宽,地域意识很强,主动攻击靠近它的动物。它的食物就是其它的蛇和比它体型小的眼镜王蛇。眼镜王蛇主要是神经毒,有少量的溶血毒。因为它体型大,毒量多,毒性强,单次放毒量~毫克,对人致死量12毫克。它的生活区域离有救治条件的医疗单位远,人被它咬伤半个小时后就致死,专用抗蛇毒血清基本没有,死亡%,最好与它保持距离,敬而远之。眼镜王蛇有养殖,是著名的食材。

二、眼镜蛇(皮头蛇,饭铲头)眼镜蛇是眼镜蛇亚科眼镜蛇属的中型剧毒蛇,体长可达2米以上,中国有两种。一种是分布于云南的,孟加拉眼镜蛇,

体色大多为棕褐色到黑褐色。背面横纹不明显。颈部膨胀时,颈背部显示白色孤立的单圈眼镜状斑纹,所以叫单眼镜蛇,或假眼镜蛇。其他地方的眼镜蛇是舟山眼镜蛇,是中国特有的眼镜蛇,也叫中华眼镜蛇,

体背黑褐或暗褐,背面有白色细横纹。颈部膨胀时,颈背部显示双圈白色的眼镜状斑纹,又叫双眼镜蛇,或者真眼镜蛇。本地的是舟山眼镜蛇,本地土名叫皮头蛇,饭铲头。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的眼镜蛇体型比较大,有3、4斤的;本地眼镜蛇,体型比较小,1斤左右,少有超过两斤的。本地的眼镜蛇在蓝山县的栖息地,为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带:田间地头、山坡坟堆、丘陵的灌木竹林、溪水鱼塘旁边、住宅附近。主要吃蛙类、老鼠、鸟类等小动物和鸟蛋,还有其他的小蛇,是日间摄食性动物。人们外出劳作的时候,不小心的话就有可能受到攻击。它会发出呼呼的声音,有守护地盘及护卵的习惯。眼镜蛇主要是神经毒,有少量的溶血毒。单次放毒量~毫克,对人致死量15毫克。因为本地的眼镜蛇体型比较小,一次排毒量不是很多,有些乡村医生,草药医生也能治伤保命,但是很容易造成后遗症---肌肉挛缩致畸或致残,医院里面打抗眼镜蛇毒血清,中和毒素,以抢救生命和挽救伤处的功能。眼镜蛇有养殖,是岭南的食材。

三、银环蛇(四十八节)银环蛇是眼镜蛇亚科环蛇属的剧毒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背面黑色或蓝黑色,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中国有两种1,银环蛇指名亚种:具37—63个白色窄横纹或乳黄色窄横环纹,体长1—1.8米。

2,银环蛇云南亚种(老挝银环蛇):少于34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环纹,体长1米左右。

本地为银环蛇指名亚种,土名为四十八节。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的田间、沟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银环蛇身体柔软,捕食泥鳅、鳝鱼,我看到过银环蛇爬进田埂的黄鳝洞里捉黄鳝吃,只露出尾巴,也吃各种鱼类、蛙类、小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银环蛇毒腺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小鼠半致死量)LD-50为0.08~0.毫克/公斤体重,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陆地上最毒的毒蛇。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银环蛇毒为神经毒素,单次放毒量5.1毫克,对人致死量为1毫克。人被银环蛇咬伤,如果当时没有发现,伤后不痛不痒,只是有稍微的麻木感,容易被忽视。特别是睡梦中的人或被咬后麻痹大意去睡觉的人,常在睡觉中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有养殖,银环蛇刚孵出7一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等症。

四、中华珊瑚蛇及福建华珊瑚蛇两种都是眼镜蛇亚科的小型毒蛇。不在中国十大毒蛇名次以内。中华珊瑚蛇,全长60~70厘米,头背有两条黄白色横纹,前条细,横跨两眼,后条宽大,体背面红褐色,有镶黄边的黑横纹,躯干19~39条,尾背0~7条。

福建华珊瑚蛇,全长50~60厘米。头背眼后有一黄白色"∧"形斑;体背面紫褐色,有黑色横纹,躯干部19~21条,尾部3~4条。

分布于蓝山县的丘陵或山区森林,不常见。神经性毒,夜晚活动觅食,以小型蛇和蜥蜴为食,很少咬人,本县没有咬伤的报道。蝰蛇科蝰蛇科有35属个物种,可分为蝰亚科、白头蝰亚科和蝮亚科(包括响尾蛇亚科),是除眼镜蛇科外的一类毒蛇,分布于全世界。蝰蛇科毒蛇的主要特征:管状牙+三角形头+颈细体粗尾细。蝮蛇亚科鼻眼间还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蝰蛇科毒蛇有一对管状毒牙和几对后备毒牙,毒牙相对其体型又大又长,张口时能竖立,能深深刺入猎物体内,像注射器一样注入毒液。毒牙与上腭之间有关节,闭口时倒卧于口腔背部。毒液中含有溶血毒素,有些种类另含神经毒素。我国有蝰蛇科动物6属21种,中国十大毒蛇里的五步蛇、竹叶青蛇、原矛头蝮、圆斑蝰、短尾蝮均属蝰蛇科动物。其他菜花烙铁头、莽山烙铁头也属本科。大部分蝰蛇均属于夜行性动物,以鼠、蜥蜴、蝎子、青蛙、小鸟及鸟蛋为食。蝰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蝰科蛇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在人们劳作的旱田旱土里攻击人类比较多见。

一、(犁头蛇,犁头古)五步蛇学名尖吻蝮,是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大型毒蛇,本地称为犁头蛇,犁头古。

五步蛇全长1.2—1.5米,大者可达2米以上,本地以前捕捉的最大13.5斤,传说原来怀化市修铁路时捕捉最大的超过20斤。五步蛇头夸张的大,呈三角形,与颈部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力大,有人上山穿新雨鞋都被咬穿受伤。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这是其学名尖吻蝮的来历。五步蛇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17—19个,尾部3—5个,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因生活地域不同,主花色有棕黑、棕红、及白花三种,据说红花的更珍贵,其次是白花。五步蛇在我们蓝山县的山区均有分布。主要栖息山沟边,竹林,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夏季喜欢在山沟一带活动,也在茶园、农田、柴堆内活动,能上树,也能进入人房。冬季多在树洞,石岩洞,死竹笋洞或旧鼠洞中越冬。五步蛇又叫懒蛇,聋子蛇,不喜动,行动缓慢,因为自身剧毒,体型大,少有天敌,故十分嚣张,对在它旁边的活动目标富有攻击性。主要以小型的哺乳类动物、鸟类及蛙类为食:白肚老鼠(社鼠)、冬茅老鼠(竹鼠)、和其他鼠类;黄鼠狼(黄鼬);石角麻拐--石蛙(棘胸蛙)、南风麻拐(中华大蟾蜍)。与石角麻拐互为天敌:如果五步蛇咬中石蛙,石蛙垂死呼救,其它的石蛙就会过来救援,大的雄蛙胸前有棘,勒紧五步蛇的颈部,让五步蛇窒息而亡。五步蛇的捕食习惯:埋伏在阴暗的通风的角落(树根旁、草丛、沟边、洞口),等到有动物从旁边经过时,突然进攻咬伤动物,让动物受伤逃跑,中毒死亡后,寻找气味,找到动物吞食。进食后,就地盘着休息十天半个月,直到食物完全消化以后才走,压着的草都会因为缺少阳光照射而枯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名篇《捕蛇者说》所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触草木尽死”就是因为它的捕食习惯。五步蛇毒为溶血性毒,单次放毒量30~毫克,对人致死量25毫克。五步蛇是著名的食材,有人工养殖。

二、竹叶青蛇(丝线边)竹叶青蛇是蝮亚科的小型剧毒蛇,长60—80厘米,头三角形,夸张的貌似比身体最宽的地方还大。

竹叶青蛇腹面浅绿色或呈草黄色。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由背鳞缀成的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纵线,本地为红线竹叶青,是本地土名叫丝线边的来源。竹叶青蛇是树栖蛇,垂直分布海拔为~米,蓝山县全境均有。生活在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灌木丛、竹林中、瓜棚、山区稻田、宅旁柴堆等地。竹叶青蛇常吊挂或缠在树枝或竹枝上,以蛙、蜥蜴、蝎子、小鸟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蓝山县的山涧中长的箬叶竹(叫粑粑叶)林最为常见。我小时候在汇源乡帮外婆摘粑粑叶时,见到很多次。老百姓采摘粑粑叶的时候,受伤病例增多。在遮天蔽日的山沟中行走,也容易受到它对头颈部的攻击。

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体背呈鲜亮的草绿、翠绿色,与竹叶一致,形成保护色,不易于被天敌或其食物发现,故学名叫竹叶青蛇。眼睛多数为红色或者黄色,又名红眼蜻蜓。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尾巴焦红色,又名焦(lao)尾巴,观赏价值极高(丑陋或恐怖到极致即美丽)。竹叶青蛇是溶血性毒,但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一次可排干毒15毫克,但平均毫克对人才会致死,所以很少致人死命,但是被它咬伤会彻骨疼痛1周以上,被咬后叫声凄惨,直至杀猪。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留下伤残。竹叶青蛇咬伤的死亡率为1%,不是痛死的就是吓死的。

三、原矛头蝮(火犁头蛇、烙铁头、沤烂矛)原矛头蝮以前叫龟壳花蛇,为蝰科原矛头蝮属中小型毒蛇,本地俗称火犁头蛇、烙铁头、沤烂矛。

烙铁头全长1—1.3米,头部呈典型的长三角形,长宽比例约为1.5:1,颈部细小,形似烙铁,故名烙铁头。体背面棕灰褐色,有一行较大和两行较小黑色斑纹。体形细长,尾纤细,有缠绕性,善于攀爬上树。烙铁头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木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堆、石缝间活动,有时会进入室内。烙铁头爱晚间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遇黑影及灯光时、踩伤弄痛它或靠近它时,可出现攻击动作并伤人。在花生地、红薯地、豆子地等旱地劳作和晚间活动的群众最易受到伤害,是本地伤人最多的毒蛇。烙铁头吃鱼、蛙、蜥蜴、鸟、鼠等,有时也捕食其他小蛇。烙铁头为溶血性毒。最大放毒量毫克,对人致死量48毫克。

四、短尾蝮蛇(草上飞)短尾蝮是一种小型毒蛇,本地蛇伤较少。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在受到攻击后常连续扑咬。主要有两种:白眉蝮蛇;黑眉蝮蛇。短尾蝮长40厘米左右,头部呈三角形,具管状毒牙1对,有颊窝。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尾短细。

A:眼后有一眉纹,其上缘镶以黄白色边,又称白眉蝮,是本地蝮蛇。白眉蝮蛇

B:头部双眼位置有黑色眉纹,称为黑眉蝮蛇,又叫蛇岛蝮。主要分布在中国辽东渤海蛇岛。

黑眉蝮蛇

蓝山县的短尾蝮蛇为白眉蝮蛇,生活在丘陵、低山区或田野。常在溪沟边、坟丘、灌木丛、荒地、石堆及草丛中捕食,喜静不喜动,活动比较缓慢笨拙,多盘曲成团。短尾蝮蛇早晨和傍晚活动。其食性很广,捕食淡水鱼、泥鳅、蛙、蟾蜍、蜥蜴、鸟、鼠类等小型动物,也有食蛇习性。捕食常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即盘蜷不动,头在中间并稍稍抬起。由于身体有以假乱真的保护色而不易被发现,当有蛙、鼠或小鸟等从其旁经过时,通过其颊窝和舌头很远就能发现。一旦达到捕捉距离即突然弹出头部攻击,用毒牙迅速咬住猎物注入蛇毒才松口。猎物被咬后即刻中毒,挣扎动作缓慢,蝮蛇跟随其后直到动物不能动时才慢慢吞食。蝮蛇主要为溶血性毒,含少量神经毒,最大放毒量45~毫克,对人致死量25毫克。

五、圆斑蝰(百步金钱豹,锁蛇)圆斑蝰是蛇亚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毒蛇。

体粗壮,全长1米即有2斤左右,头较大,略呈三角形,吻端钝圆。鼻孔大,位于头背侧,管状牙,无颊窝,头背有深棕色斑3个,呈“品”字形排列;体背灰棕色,有3纵行大圆斑,圆斑中央紫褐色,周围黑色,镶黄白色边。圆斑蝰行动迟缓,袭击目标时躯干前部先向后屈,再猛然离地面向前射击咬住目标不放。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身体不断膨缩,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恐吓敌人,持续可达半小时之久。

圆斑蝰夏季昼夜活动。以鼠、鸟、蛇、蜥蜴及其它蛙类为食。圆斑蝰的毒素有两种,一种是溶血性毒性,另一种是神经毒素。圆斑蝰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人被伤后伤口肿痛,出血,发病急,症状严重,来势凶,皮下出血形成瘀斑。常起DIC,全身严重出血,部分患者可因溶血而致贫血及黄疸、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肺出血及脑出血,病死率高,泰国有血清,中国无针对性血清。圆斑蝰最大放毒量72毫克,对人致死量42毫克。蓝山本地圆斑蝰分布于人迹罕至的大瑶山,蓝山本地在板塘、金鸡岭、高塘坪有发现。至今没有圆斑蝰咬伤报道。

六、菜花原矛头蝮(菜花烙铁头)菜花原矛头蝮为蝰蛇科原矛头蝮属动物,俗称菜花烙铁头

菜花烙铁头的头较窄长、三角形、吻棱明显,最大全长1—1.4米,为有颊窝的毒蛇。多生活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或高原、常栖于荒草坪、耕地内、路边草丛中、乱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见于溪沟附近草丛中或干树枝上。蓝山县板塘国家森林公园有发现。菜花烙铁头背面褐黄间杂,整体趋近于草黄色,有的类似菜花黄色,尾巴为与体色一致,故称菜花烙铁头。(莽山烙铁头的尾巴为白色)。

上图为:菜花烙铁头下图为:莽山烙铁头

菜花烙铁头主要于晚上活动捕食。多捕食山溪鲵(蓝山县板塘国家森林公园溪流里有东方蝾螈,本地叫小娃娃鱼)、林蛙(黄角麻拐)、鼠及昆虫。菜花烙铁头毒为溶血性毒,因其生活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大瑶山,蓝山县没有被咬伤记录。

游蛇科本科是蛇类中种数最多的一科,现今生存的蛇类中约三分之二(—种)隶属于本科。游蛇科蛇类上颌骨不能竖立,其上生有细齿;少数种类为后沟牙类毒蛇,即最后2~4个细齿形成较大而有纵沟的沟牙。

游蛇科的毒蛇

一、水蛇后钩牙微毒蛇,蓝山有两种,有人工养殖,均是食品蛇A、中国水蛇(泥蛇,泥婆蛇)

泥婆蛇长0.5—1米,本地个体最大1.5斤以上。头小肚大,背面暗灰棕色,有不规则小黑点,腹面淡黄色,有黑斑和红斑。生活于田野、池沼、河沟等淤泥肥厚的环境,长年生活于水中,能在恶劣水质中生长,多于黄昏和夜间活动,捕食鲫、泥鳅等鱼类及小型蛙类。我在土市乡神山村的山塘;和滴水龙电站旁边茶基凹村的山塘;各放养了20斤,不知道跑光了没有。B、铅色水蛇(铁钩)

铅色水蛇,全长0.8—1.2米,本地大的1斤以上。体短粗,背面橄榄色,有铅色光泽;腹面白色至乳黄色。尾短细,本地叫铁钩。栖息于稻田、池圹、水沟及其附近。食鲫、泥鳅等鱼类及小型蛙类。二、赤链蛇(红四十八节)

赤链蛇为游蛇科链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火赤链、红四十八节。头部椭圆形,体长可达1.5米以上,体背黑褐色,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体重最大者可达0克。我所知道蓝山发现过最大有1斤半(克)的。赤链蛇生活在丘陵、山地、平原的田野、村庄、住宅及水源附近,在村民住宅旁垃圾堆及荒草坡里最常见。蓝山县除大瑶山外均有分布。夜行性蛇类,性懒,爬行缓慢,白天蜷曲不动,长将头部盘缩在身体下面。不主动攻击人。但在受到惊吓时行动敏捷,捕咬目标明确。遇到敌害时,先将身体盘成球状,头部深深埋于体下,摇动尾巴警告,如警告敌害无效,会弯成S型会发起攻击,有咬住不放的习性。

赤链蛇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赤链蛇为后沟牙微毒蛇,但咬伤症状较弱,通常是些过敏表现,日本有致死病例报道。三、黄链蛇

身较细长,全长一般0.8—1米,体背黑色。有60以上黄色环斑(赤链蛇为红色),蓝山有人误以为是金环蛇。

黄链蛇,分布于海拔—1米,活于山区森林,靠近溪流、水沟的草丛、矮树附近,偏树栖。黄链蛇主要以蜥蜴为食,也吃小蛇、爬行动物的卵。黄链蛇为后沟牙微毒蛇。黄链蛇行动敏捷,而且非常神经质,攻击性比赤链蛇强。蓝山县人喜闻乐见的食用无毒蛇草鱼蛇,过山标,黄金条,大王蛇,水五步蛇,花水蛇。都有人工养殖

A、草鱼蛇学名滑鼠蛇

草鱼蛇是一种大型无毒蛇,蛇体长而粗大,一般在2米以上,3、4斤重,有的超过3.5米,最大的有10多斤的。背面黄褐色,体鳞像草鱼鳞,所以本地习称草鱼蛇。

生活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草鱼蛇是蓝山县各乡传说的大蟒蛇的原型,有说架过两座山的;架过一条河的;像山坡上一根大木头的;在稻在、草丛中游走,稻草两边倒的;一口吞掉一只老母鸡的都有。因为它体型大,速度快,人们看到它的时候会产生恐惧感,并向旁人夸大其词,以掩盖自己的胆怯和懦弱。草鱼蛇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的主要食用蛇之一。它肉质肥厚鲜美,是蓝山县名贵食用无毒蛇。有人工养殖。

B、黄金条学名灰鼠蛇

黄金条是一种中型无毒蛇,蛇体略细长,一般在1米以上,一般重1斤左右,以前有超过2斤的。头小眼大。体背面灰黑色,腹面淡黄色,故称黄金条。黄金条是生活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活动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多见,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的灌木或竹丛上,阵雨后太阳出来时,常遇见于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光的照射,晚间也蜷伏于竹枝上。黄金条昼夜活动,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灰鼠蛇在被捉住时,有断尾逃逸的习性。黄金条捕食树蛙(上树麻拐)、泽蛙(鸡屎麻拐)、雨蛙及其它蛙类;蜥蜴(狗婆蛇);也食小鸟和鼠类。

黄金条泡酒显浅黄色,蓝山民间用它与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过山标一同泡酒称五蛇酒,治风湿症。

黄金条是中国蓝山县主要的食用蛇类,有人工养殖。

C、大王蛇学名王锦蛇

大王蛇体大凶猛,头部有黑纹“王”字,本地习称大王蛇。体黄褐色,腹部黄色,全长可达2.5米以上。一般3—5斤,最大可达10斤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垂直分布范围:~2m。蓝山全境有分布。有应激反应,受惊吓后释放腺体,特别腥臭,所以又叫臭蛇。

大王蛇为广食性蛇类,食谱广泛。它动作敏捷,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性格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一切狭路相逢的小型动物,包括眼镜蛇、五步蛇(听蛇贩子说的)。遇见其他蛇时,会主动猛烈攻击,绞杀能力强。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同类。大王蛇是蓝山县常见的大型食用蛇类,有人工养殖。

D、过山标学名乌梢蛇

过山标是大型无毒蛇,生存海拔50~m。在蓝山主要生活在山区,山区房屋边的竹林多见。

成蛇体长一般在1.6米左右,大者可达3米以上。蓝山县4、5斤的也常见。体背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后半身是黑色,尾细长。背面颜色可分为黄乌梢、青乌梢和黑乌梢。过山标生性胆小,大多白天活动。行动极为敏捷,善攀爬,爱活动,善于逃跑,一有异常动静,不管是敌是友,均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绰号“过山标”由此得名。但身体僵硬,少具缠绕能力,也叫硬蛇拐。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为主食;蜥蜴(狗婆蛇)、鱼类、鼠类等为辅食。中国南方较为常见的一种是食、药两用蛇类,有人工养殖。它体大肉厚,肉质鲜美,仅次于草鱼蛇,传统中药乌蛇用也治疗风湿痹痛。E、环纹华游蛇(水五步蛇)

水栖蛇,头类三角形,棕褐色,体长0.8—1.2米,身体粗壮,本地个体最大1.5斤以上。体背为棕黄或灰绿色,体侧亦有棕黑色或黑色环纹,夹杂白色斑块,构成类菱形花纹,与五步蛇花色类似,故本地土名水五步蛇。无毒蛇。

水栖,栖息于山区河流、沼泽、水田等水量丰沛的场所。捕食鱼类,蛙类等。F、赤链华游蛇(花水蛇,水赤链蛇)

中国特有无毒蛇。体背灰绿到灰褐色,通身具多数环纹,腹面环纹间呈橘红或橙黄色,本地多为橙黄色。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至0米,常见于稻田、池塘、溪等水域及其附近。水栖,常在水边、水中,受惊潜入水底。本地叫花水蛇,水赤链蛇。以鱼(泥鳅、鳝鱼)、蛙类及蝌蚪为食。捕食时多从猎物后部摄入。我在河边的沼泽放笼子,捕捉黄鳝泥鳅,它经常跑进我的笼子里,咬死我的鱼。

我所知道的蓝山其他蛇类:墨蛇、美女蛇(玉斑锦蛇、翠青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横纹斜鳞蛇、草花蛇、两头蛇、鸡冠蛇

墨蛇

传说治疗癌症,延年益寿。

在蓝山县年修汇源乡公路时发现过两条,爬过的草地都留下一条黑色的痕迹,捉了条小的,大的过河逃跑,下游的河水都染黑了。当时几个蛇贩子合伙花2、3仟元买了,卖到广东赚了大钱,据说最后转卖到日本,卖了十几万块钱,当时是天价,相当的夸张。墨蛇是什么蛇,我在网上查了好久,没搞清所以然,我个人分析,可能是华南有分布的但稀少的黑乌梢蛇,它活动迅速,一闪而逝。下水脱色原因不明。

我要找到经历者,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况,与大家分享。

四大美女蛇

宠物界爬行动物发烧友公认的四大美女蛇:

玉斑锦蛇、翠青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

在蓝山县均有分布。玉斑锦蛇美女蛇特指玉斑锦蛇,本地叫金钱蛇。

全长1米左右,背部有类似铜钱花纹。因其非常艳丽的体色和金黄色的花斑令人赏心悦目,故称美女蛇,是爬友们喜欢喂养的宠物蛇。蓝山县有捕捉记录,我年看到过,是在浆洞捕捉到的,蛇贩子说叫金钱蛇。

翠青蛇白蛇传里白素贞的妹妹的小青

身体细长,体长为0.8~1.2米。头呈椭圆形,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

动作迅速而敏捷,不攻击人。以蚯蚓、蛙类及小昆虫为食。

翠青蛇是无毒蛇,与毒蛇竹叶青的区别是:

竹叶青头是明显呈三角形的,眼睛为红色或黄色,侧鳞是红色或白色连成线,尾巴短,焦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尾很长,也为绿色。

紫灰锦蛇

紫灰锦蛇是一种锦蛇属无毒蛇。全长接近1米。背部紫灰色,头背部有3条黑色带纹,纵向后伸,体尾背面有9—13条马鞍形的淡黑色横斑。

紫灰锦蛇生活于海拔至0米山区的林缘、路旁、耕地、溪边及居民点,夜间活动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年夏,我兄弟昵称“晖猛”,去紫良乡板塘水库钓鱼(海拔0米),在溪边发现一条小蛇,背部金黄色,十分惹人喜爱。我上网搜索没有找到,以为发现新物种,高兴好一阵子,准备以我和晖猛的名字命名,或叫“湘江源XX蛇”,后来问蛇类专家,告诉我是紫灰锦蛇幼体,空欢喜一场。

紫灰锦蛇幼体,十分漂亮!左下角是钓鱼杆(海杆)手柄。

黑眉锦蛇老鼠蛇,家蛇

老鼠蛇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以上。3—5斤,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老鼠蛇的明显特征是眼后又1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延伸至颈部,状如黑眉,是其学名黑眉锦蛇之来历。

蛇如其名,黑眉锦蛇平静时行动缓慢,温顺优雅。是爬虫发烧友追捧的四大美女蛇之一。但此蛇当其受到惊扰时,性情较为粗暴,会立即竖起头颈,离地20~30厘米,身体呈“S”状,作随时攻击之势。老鼠蛇善攀爬,适应力极强,甚至生活在深达米的地下洞穴,喜食鼠类,常因追逐老鼠出现在农户的居室内、屋檐及屋顶上,素有“家蛇”之称,被人们誉为“捕鼠大王”,年捕鼠量多达~只。它喜食鼠类、鸟类,对蛙类没有食欲。黑眉锦蛇摄食多以游荡方式觅食,其速度之快有如离弦之箭,扑咬住猎物就不再松口,并以身体进行缠绕、挤压。直至猎物窒息死亡后它才松口,然后找寻到猎物的头部再行吞食。

老鼠蛇肉质细嫩,在蓝山是种美食,有人工养殖。横纹斜鳞蛇

横纹斜鳞蛇也是一种美丽的小型无毒蛇,长40—70厘米,我本人在岭脚电视塔山脚下捕捉到两条,灰白花的,它激惹了的时候,颈部到肛门的蛇体像眼镜蛇一样侧扁(眼镜蛇为颈部),我当时不认识,以为是毒蛇,带回家喂养了一周左右,发图片询问蛇类专家,告诉我是横纹斜鳞蛇,比较少见,就带到捕捉地放生了。

渔游蛇

渔游蛇长0.5—1米,颈部有1个“V”字形黑斑;腹面白色或黄白色或淡绿黄色,体色变化较大,背面灰褐色、橄榄绿色、黄褐色或橘黄色,自颈后至尾有黑色网纹。

生活于山区丘陵、平原及田野的河湖水塘边。半水生,夜行性,能在水中潜游。主要猎捕小鱼,兼食蛙、蟾蜍等。

我钓鱼捉鱼时经常捉得到,把玩一下,就地放生。

两头蛇游蛇科一种小型无毒蛇

两头蛇体呈圆柱形,筷子头大小,全长约30—40厘米。头与颈区分不明显,尾短而圆钝,与颈部有相似的斑纹,头尾长得极像,为了自我保护,该蛇常倒着爬行,以便受攻击时用头部反击,故名两头蛇。

地下穴居。以蚯蚓和昆虫为食。医院后面的小山捉到过,年在龙溪中心完小后面,我承包钓鱼的水库边也捉到一条,喂它蚯蚓它也不吃,后来原地放生了,听说田心乡小富岭村后的小山坡很多,下大雨时常常被人看到。

★最后和大家讨论一下民间传说——鸡冠蛇蓝山县民间传说赫赫有名的蛇是鸡冠蛇,其神龙见首不见尾,相信大家久闻其名,如雷贯耳。很多老人都说见过,传说鸡冠蛇有红色的冠,会叫,声音像公鸡,不很大,会飞,剧毒,翻跟斗追人,咬人必死,不会转弯,只会走直线。并传授我们遇到鸡冠蛇追人,要跑圈,并脱鞋扔出去,引开鸡冠蛇,才能保全性命。说的时候手舞足蹈,得意洋洋;眉飞色舞,津津有味。我们听的时候一般就张开嘴巴,流出口水,或打把雨伞,或戴个口罩,防止他们唾沫横飞,洒到脸上。但是再问老先生,那是什么东西,他们就一问三不知了。我捉到过几次,自以为万分走运。其实鸡冠蛇就是虎斑颈槽蛇,全国各地分布较广,十分常见,是有毒腺的无毒蛇,也算稀奇。

虎斑颈槽蛇

游蛇科,颈槽蛇属。俗称为野鸡脖子。

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性格温顺。斑颈槽蛇色彩鲜艳,头部亮黑,颈部鲜红色,受惊扰或被激怒时能昂首举颈,颈部膨扁;身体呈“S”形弯曲,形状与动作像眼镜蛇。故常被误认为是剧毒蛇。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鸟类、鼠类。毒性虎斑颈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齿槽后方具有较大的牙齿,形态上非常接近后沟毒牙的毒蛇。然而虎斑颈槽蛇并不是毒蛇,因为其毒腺与毒牙没有导管联通。其毒液不通过毒牙导管,而通过其他物理方式进入被咬者的伤口。虎斑颈槽蛇的毒性较为强烈,是游蛇中比较著名的足以对人类造成危险的蛇。这样就造成特殊的后果:作为一种并非毒蛇的蛇类,虎斑颈槽蛇却具有对人类有致命可能性的毒液。在日本确曾报导过遭虎斑颈槽蛇咬伤致死的案例。在中国也有过多起因本种蛇咬伤致危的案例。民间叫鸡冠蛇的来历:看下图就想象得到

虎斑颈槽蛇的捕食习惯是咬中猎物,吞至咽喉部,用口腔后部的大牙咬伤猎物,让毒液进入猎物伤口,麻痹猎物,让其减少挣扎,间断地昂着头观察,并带着猎物到安全的地方,再慢慢吞食。小型蛙类泽蛙(鸡屎麻拐)、林蛙(黄角麻拐)特别是树蛙(上树麻拐)和蟾蜍(癞头麻拐),被蛇咬垂死的叫声神似鸡叫:“咯、咯、咯”,“咯、哒、咯”。此时如果只被人看到头颈部(其体尾部为草绿色,被草丛遮住无法分辨),红黑双色非常醒目刺眼,于是就会联想到民间流传的鸡冠蛇,被吓叫、吓哭;吓病、吓疯;甚至吓死的都有。我自己亲舅妈小时候在汇源乡罗汉田村后山坳遇到过,被吓出一场大病;我二姨父(乡干部,60年代尾的瑶族大学生,按常理应该见识广、懂科学)在汇源乡芭蕉田村的溪边竹林里看到过,也被吓跑了。

我所知道的蓝山县的蛇类资源已经介绍完了,如果有人在蓝山县野外发现其它蛇类,请照相发给我,咱们一起分辨、讨论。我会总结我自己的经验,整理毒蛇咬伤的现场急救要点,与大家分享。最后告诉大家,蛇是人类的朋友,是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环,不要买卖、食用野生蛇类,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卫人类自己的家园。

。。。。。。。分割线。。。。。。。

编者:感谢肖主任详细的整理关于蓝山县蛇类的资料,希望能让大家对蓝山蛇的种类有一个直观得认识,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该遇到蛇咬伤的患者能有一个基本的处理方案。

大家若有医学类的文章需要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zl/11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