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nyGe
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媒体近日报道,广州41岁的男子差点因牙疼要了命。因轻信自己得了“不要命”的牙周病,口服及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无效,导致口腔颌面部间隙严重感染后手术,住进ICU两个月花了17万元方才保住性命。
要记住“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后半句也是真的!那种“疼起来不要命”的只是常见的牙周病,“口腔颌面部间隙严重感染“引起的牙疼会要人命的。
何为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Periodontalsupporttissue)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病(Gumdisease)和牙周炎两大类,前者只发生在牙龈组织,而后者则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何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人类口腔颌面部结构是由周围潜在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充填形成,该区域被称为“口腔颌面部间隙”。人体口腔颌面部共有数十个间隙,一旦感染,炎症易于沿阻力薄弱的结构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有哪些?
A.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而血源性、损伤性、医源性则相对较少见。牙源性感染主要由牙体病引起的根尖周炎、牙周炎、冠周炎等引起,如果患者抵抗力下降,感染可穿破颌骨或直接经骨膜下蔓延至颌周间隙。
B.腺源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由上呼吸道感染继发面颈部淋巴结炎、扁桃体炎及涎腺炎症等扩散所致。
C.血源性感染临床上很少见,常导致眶下间隙感染,与眶下间隙血管丰富,炎症易于扩散有关。
临床表现
患者口底、颌下多腔性脓肿及颌面部多腔隙、颈部多腔隙及纵膈感染,感染蔓延迅速。病人可以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进食、吞咽讲话困难,严重可致窒息、败血症甚至死亡。治疗延误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伴有系统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多可危及生命。
病原学特点
引起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致病菌多是需氧菌和厌氧菌,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化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多见。
临床诊断依据
1.有牙原性感染的证据
患者因张口困难多无法配合口底检查,浅在间隙感染以及脓肿形成后肿胀局限处压痛阳性,扪诊可触及波动感。如果病变部位较深,表面的感染症状出现较迟且不典型,局部红肿热痛则不明显。
2.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影像学证据
1.局部穿刺,穿刺液体的性状及细菌学结果有助于指导早期抗感染治疗。
2.超声检查,优点是准确率较高且可以通过声像的改变确定感染病变分期,缺点是不易探及因颌骨阻挡位置的深部感染病灶。
3.CT扫描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其突出优点在于对骨性结构的显示清晰。
4.MRI,可以明确诊断及与肿瘤及其继发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判断感染的程度、脓肿的形成及脓肿与相邻结构的关系。
临床治疗方案
A.综合治疗
1.对影响呼吸的多间隙感染,尤其是口底多间隙感染应密切观察,必要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以防窒息。
2.足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同时联合应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待药敏实验结果明确后及时调整抗生素。
3.加强全身支持,控制全身基础性疾病。注意水电解质平和及酸碱紊乱的纠正。
4.脓肿部位的充分切开引流。
5.并发症的治疗,糖尿病等并发症控制不良会影响着病人的预后。
B.牙周局部处理
牙源性感染患者的急性炎症控制及全身状况好转后,口腔科应立即处理原发灶,防止感染再次发生。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愈标准:
1.疼痛、发热、开口困难症状缓解或消失。
2.局部炎症肿胀消退,无全身症状。
3.近期随访无复发表现。
(本文为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原创,转载须经授权)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chenxiaoqing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
赞赏
长按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gpy.com/kcyhl/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