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急诊信息
平台--急诊EM智库
张潇洁、牛战琴于年再《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发表了《盆腔脓肿的诊治进展》,本文将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一、概述
盆腔脓肿包括输卵管脓肿、卵巢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TOA)、急性腹膜炎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盆腔脓肿以及盆腔手术后的感染,邻近感染灶的感染蔓延,如阑尾炎和憩室炎导致的盆腔脓肿。
盆腔脓肿一旦发展到感染性休克、脓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治尤为重要。
二、诊断标准
01
最低诊断标准:
子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体温超过38.3℃;子宫颈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或脆性增加;阴道分泌物湿出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02
实验室检查:
除了CRP、红细胞沉降率,还有一些实验室参数可用于诊断盆腔脓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是TOA的预测参数。
03
影像学检查:
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其中,超声简便、有效、无创且价格低廉,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轻症患者发病起始仅表现为腹痛、发热、分泌物异常,若此时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痊愈;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感染进一步发展,炎性介质出现失控性释放和过度释放,损伤自身组织细胞,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如果不能正确识别SIRS,延误治疗,导致感染蔓延,引起炎性介质全身性的释放,出现失控的炎症反应,内毒素广泛吸收入血,从而引发各脏器系统功能障碍。
四、治疗
01
抗感染治疗:
盆腔脓肿多为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的混合感染,所以要经验性地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遵循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的原则。
02
控制感染灶:
导致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并且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灶,清除感染灶比使用抗生素重要的多。手术方法包括:介入治疗;后穹窿切开引流;腹腔镜手术治疗;经腹手术治疗。
(1)后穹窿切开引流:盆腔脓肿位置较低的患者,采用后穹窿穿刺术抽取脓液治疗,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是此方法适用于低位盆腔脓肿。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盆腔脓肿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它主要通过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进行定位穿刺引流。介入治疗主要适用于有多次盆腹腔手术史或复发性脓肿,盆腹腔严重粘连,估计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困难者,或者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特别是对于手术后发生的脓肿,采用介入治疗可作为最佳的治疗方法。
(3)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发生肠梗阻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经腹手术组。腹腔镜治疗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腹腔镜下视野暴露充分,不仅可以探查盆腔,而且镜头可以反转向上,探查腹腔肝膈,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彻底清除脓肿及坏死组织;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干扰少、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更彻底有效、切口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术中对肠管的影响小,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低,有利于生育功能的保留。
(4)经腹手术治疗:经腹手术治疗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出现下列情况时选择经腹手术:盆腔严重粘连,大部分大网膜粘连至腹壁;患者感染严重,出现肠梗阻、肠麻痹导致腹腔几乎无空间,不能行腹腔镜手术;盆腔内脏器粘连严重,分离粘连可能会导致脏器损伤时需经腹手术治疗。
03
全身支持治疗:
半卧位,可使脓液积聚于盆腔底部;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脓毒症患者呈全身高分解、代谢的状态,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可全胃肠外营养(TPN)予支持治疗。
五、结语
盆腔脓肿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治尤为重要。本专家共识旨在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为盆腔脓肿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潇洁,牛战琴.盆腔脓肿的诊治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31(05):-.
●转载需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