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季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就会很高发。在儿科医生面诊的孩子里面,十有八九都有咳嗽的问题,家长深受困扰。入秋后,我经常给家长科普咳嗽的知识,今天就来说说咳嗽里很常见的问题——孩子咳嗽痰多,要怎么帮他化痰?
说起“化痰”,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痰”。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有形的痰是平时人们所理解的、看得到的痰。大多数的“有形之痰”都会停滞在肺,裹挟着细菌、病毒等“脏东西”。它们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其实也是身体排出病邪的方法之一。
无形之痰:无形的痰是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痰,它存在于人体的脏腑经络、皮里膜外、四肢百骸之中。它们在全身上下流窜,随着气的流动而流动,或停留下来阻碍身体的气机运转。中医经常提及的“痰饮”与“痰湿体质”指的就是“无形之痰”。
要化痰先辨证,看病位在脾还是肺
在中医看来,“咳嗽”与“痰”是分开的。面对咳嗽有痰的问题,家长要懂得辨证,去观察孩子是以痰为主,还是以咳为主,需要分清楚咳嗽和痰的先后关系,究竟是因为咳嗽以后出现有痰,还是因为痰导致的咳嗽,,才能更好地对证调理。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孩子出现咳嗽有痰的问题,大多数与脾、肺两大脏腑有关。
如果孩子以痰为主,痰比较多,就算孩子不咳嗽家长也能听到呼吸道都是痰的声音,迫使孩子要用咳的方式把痰液排出体外,那么病位在脾,此时的调理方向应该呵护脾土,保持脾胃健运。
如果孩子以咳嗽为主,有痰但不多,是通过咳嗽带动痰,那么病位在肺,此时的调理方向应该是宣肺、止咳、化痰。
以咳为主,则病位在肺:辨证用食疗
当孩子以咳为主,顺带咳痰,其病位就在于肺,这种情况多因“外感咳嗽”导致。冬季寒邪侵犯人体,肺失于宣肃,孩子受寒感冒,继而出现咳嗽。此时,孩子会通过咳痰的方式攻邪、排邪,等孩子把痰液咳出来了,外感也会跟着有所缓解。
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外感咳嗽的寒热来对证调理:
●寒咳
如果孩子咳嗽痰多,且以白痰为主,咳出的痰不发黏,咳嗽声音很闷很重,早晚咳嗽,晚上相对咳得更厉害,还伴有怕冷,胃口差、腹胀、舌苔白腻等症状,那么大多是寒咳。寒咳在秋冬季节较为多见,多因寒邪袭肺,肺气失宣,津液无法舒布,导致痰湿蕴积于肺,肺气上逆,痰液随着咳嗽排出。
当孩子出现寒咳的症状,调理原则应该以温化寒痰为主,要避免寒性的食物和药物,如雪梨、绿豆、百合、川贝、西瓜等。家长可以用陈皮粥、陈皮水帮孩子化痰。中成药方面可以选择蛇胆陈皮液、橘红痰咳液等。
●热咳
如果孩子咳嗽痰多,且以黄痰为主一般是体内有热。此时,孩子咳声响、痰黄、质地稠;以白天咳为主,或者是无规律地咳嗽,还伴有大便干、舌苔黄、喉咙干痛等症状,那么大多都是热咳。热咳多因痰湿无法宣散,郁而化热,导致痰热蕴肺,肺失宣降,导致痰黄,甚至难以咳出。
当孩子出现热咳的症状,调理原则应该以清热化痰为主,要避免温热食物和中药,如无花果、陈皮、红枣、羊肉、牛肉、榴莲、芒果、洋葱、辣椒、薯条、炸鸡等。家长可以用冰糖鸭梨帮孩子化痰。中成药方面可以选择肺力咳合剂、安儿宁颗粒等。
●寒热夹杂
我在每天的文章中都会反复强调,食疗都必须要在辨证后用,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时用的食疗就更要谨慎。对于咳嗽这种复杂的病症,很多家长都不懂辨证,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用我的经验方杏桃宁,杏桃宁可以缓解寒咳、热咳或寒热夹杂的咳嗽,无需辨证。
在孩子咳嗽时,每天2次,每次一包,可连续用3天,安排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每次取1袋加入到50毫升~毫升(小半碗)、40~60℃的温开水中,搅拌溶解即可饮用。2岁以上的孩子对证服用。在使用期间要保持清淡饮食。
以痰为主,则病位在脾:用好异功散
脾为生痰之源。孩子痰多咳少、有痰咳不出,或者老是清嗓子、有一口痰堵在喉咙等等的情况,都说明病位在脾。
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处于身体的正中央,起到承上启下,左右逢源的作用。但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能力疲软,一旦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就会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吃进去的食物就无法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气血、津液。轻则成为积食,重则成为水湿,堵塞在脏腑。长期以往,湿聚生痰,就形成痰饮。脾土生肺金,脾胃运化不畅,则肺失宣降,就会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
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让中焦脾土运化起来,只需要简单做好两步:
1、控制饮食,减少积食
家长每天要坚持用“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大便、口气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积食的症状就要及时地消食导滞,避免积食入里化湿。对于咳嗽痰多的孩子,我更推荐用新三星汤消积。因为新三星汤中含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通便的莱菔子,经过我改良的新三星汤更适合咳嗽痰多的孩子。
2、用食疗健脾、燥湿、化痰
在控制好孩子消化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选择健脾燥湿的食疗方缓解孩子的症状,3岁以上的孩子我建议用异功散,在消化好的情况下,可连续用3天。
异功散是在经典健脾名方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陈皮而组成的,太子参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能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炙甘草能补脾益气,调和药性;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全方搭配起来能加强中焦脾土运作能力,起到化痰的作用。孩子体内的痰液被化掉,咳嗽的症状也会减轻。
另外,针对咳嗽痰多的症状,2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选择用杏桃宁,口感酸酸甜甜,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杏桃宁由甜杏仁、桃仁、莱菔子组成,莱菔子能消积通便、降气化痰,搭配止咳平喘的桃仁,祛痰止咳的甜杏仁,全方能起到止咳化痰,润肺滑肠的作用。
异功散
材料:太子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炙甘草3克、陈皮2克
做法:所有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小火煲至1碗即成,晾凉服用。
功效:行气化滞,醒脾助运
宜忌:
◆孩子有急性炎症或明显积食不可用。
◆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辨证服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推荐产品
为了顾护好孩子的脾胃,让孩子在冬季少生病、少咳嗽,再度与大家见面!
买2盒新三星汤+2盒杏桃宁
送2盒新三星汤+1盒杏桃宁
即买4盒送3盒,共7盒
低至5.7折
最后发个通知,快过春节了,快递在春节期间的都会休息,考虑到春节前物流随时停发,建议有需要的可提前囤货,希望大家健健康康过大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